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神到了(三)

灼後效應 

我提過,如太接近火,它能把你燒焦,同時也能燒去你心中的污垢。接觸過這火,我們會變得更聰慧、更剛強。從而會帶出一些灼後的效應,我們稱之為聖神的果實

天主教教理(1832 項)根據聖經武加大譯本列出以下12 種聖神的果實:即仁愛、喜樂、平安、忍耐、容忍、良善、厚道、溫和、忠信、端莊、節制和貞潔的果實。 (參照迦拉達書5:19-21)

現讓我們看看聖保祿在列出聖神的果實(Fruits of the Spirit)前,他已書信給迦拉達人,裏面提及對立的「本性私慾的果實」 (Fruits of the flesh) :   「本性私慾的作為是顯而易見的:即淫亂、不潔、放蕩、 崇拜偶像、施行邪法、仇恨、競爭、嫉妒、忿怒、爭吵、不睦、分黨、 妒恨、 兇殺、醉酒、宴樂,以及與這些相類似的事。我以前勸戒過你們,如今再說一次:做這種事的人,決不能承受天主的國。」(迦拉達書5:19-21)

看到這些數字,心裏會忐忑不安,本性私慾的果實數目遠遠超越聖神的果實。如我們真的願意把生命全交託耶穌聖靈,祂的臨在便會更明顯。

先說第一效應 : 仁愛。聖保祿就利用他那充滿仁愛的口才道出以下肺腑之言: 「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 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永存不朽,而先知之恩,終必消失;語言之恩,終必停止;知識之恩,終必消逝。」(格林多前書13:4-8)」  與仁愛一組的有忍耐、良善、 厚道及溫和。沒有人能取得滿分,而這只不過是剛開始。

接著便是喜樂的果實。教宗方濟各曾說過 :「悲哀的教友是病態教友。」我們不時沉迷於自憐,也不時向沮喪屈服,這就是病態,就需要治療,康復後喜樂便接踵而來。耶穌應允在和解聖事後即得寬恕。教宗方濟各曾感嘆:「被寬恕是何等美好!」就讓我們向天主跪下,求祂原諒,賜予力量。

第三個果實是平安。我們會效法聖方濟各一樣祈禱: 「使我作你和平的工具。」但如果心中沒有和平,那又怎能「作和平的工具」呢? 有不和便沒有和平,不和會給機會魔鬼入侵我們的心和靈,要把它驅趕,我們就應立即行動。

談過忍耐、容忍、良善、厚道及溫和,留下來的四個果實便是:忠信、端莊、節制和貞潔,這些都非常缺乏,但卻需要甚殷。當這些來得短缺時,本性私慾的果實便綽綽有餘了。

聖神,請您降臨。請派遣火形之舌,洗滌我們、淨化我們、聖化我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