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教區主教率團赴京及河北地區進行訪問

葉家祺

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李斌生率教區參訪團於5月29日至6月2日期間到北京及河北石家莊進行牧靈訪問。參訪團分別到訪3間修院,2間聖堂,2間教育機構與及國家宗教事務局,了解國內天主教在修院培育,牧靈,堂區工作及普通教育的情況,並促進彼此了解及互動交流。

修院培育概況

河北省與北京均被視為國內天主教神職人員的重要培育地點。地域上目前有7所修院,每年聖召人數相對穩定,而且有較穩固的培育團,師資和相關硬件設施。

參訪第二天(30日)拜訪了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獲修院院長馬英林主教,常務副院長楊曉亭主教,副院長趙子良神父、李樹興神父、教務長張秋林神父等接待,並進行參觀及交流。

第三天(31日)前往石家莊拜訪了河北天主教神哲學院。院長封新卯主教、常務副院長李占江神父等帶領參訪團一行參觀了神學院的圖書館、多功能教室和聖堂。隨後,雙方就神學院的發展和現狀進行了交流座談。封主教於會上表示河北修院雖然在環境和師資方面尚有不足之處,「但神父們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為修院打造一個更好美好的明天。」了解過修院的課程與培育相關的情況後,李斌生主教回應說:「在當今時代,這裡竟然有140多位修生,恭喜你們!這是你們努力的成果,也是天主恩寵的眷顧。」

第四天(6月1日)前往了北京天主教神哲學院,得到院長師惠敏神父,北京教區秘書長甄雪斌神父等接待。修院附設的聖彌額爾堂同時也屬堂區聖堂,因此這裡既有修院培育,亦有堂區牧靈工作。自八十年代開辦至今已培育了約120多位司鐸,目前有50多位修生正在進修。

與李山主教會晤

是次參訪另一個重點是到堂區了解國內目前的福傳情況。因此,參訪團先後在聖若瑟堂(王府井天主堂,俗稱東堂)及聖母無原罪堂(宣武門天主堂,俗稱南堂)進行交流。其中在南堂的座談分享中,參訪團與堂區在不同的領域,包括青年培育,慕道,教理講授及社會服務等方面暢所欲言。教理培育委員會助理主任陳思穎回澳後表示,通過是次交流讓她更了解國內天主教在教理講授上的長處及挑戰,並會先把是次交流的心得在委員會上分享。「目前我們的工作還是在起步階段,還望神長教友們多多指正。」她補充說。

參訪團第四天下午亦於聖母無原罪堂旁的主教公署與北京教區李山主教會面。李山主教在會議上總結幾個北京教區的特點:新教友領洗人數比較多,當中年輕新教友較多;教友流動性大;修女聖召減少的影響;強化山區福傳等。會面結束前,李山主教表示主教公署年末或會考慮轉移到救世主堂(西什庫天主堂,俗稱北堂),屆時希望再次能邀請李斌生主教到訪。

參訪國內中小學教育事業

此外,參訪團亦借此機會到了分別毗連北堂的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和南堂的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涭水河分校,與辦學團體的校長和老師們會面。兩所學校前身都是公教學校,即光華女子中學,耕莘中學及天主教聖母會法文學校的舊址。

教育委員會辦事處主任廖芷珊回應說,這次參觀的兩所學校令她感受良多。「在參訪校園期間,有幸參觀學校具規模的校史室,介紹了百年老校的發展歷程;同學在國際特色羽毛球訓練營,讓我看見將來奥運選手的影子;那塊讓孩子們盡情發揮的塗鴉板也甚具創意。這一切都在證實校長、師生們努力地實踐該校校訓: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為貫徹教區對教育工作的重視,廖芷珊寄望教委會再有機會組織參訪團促進相互溝通。

是次參訪團亦包括天主教澳門教區總務長劉炎新神父,主教座堂助理主任劉偉傑神父,聖若瑟大學陳繼容教授,教育委員會主任廖芷珊,秘書陳庭鋒,教理培育委員會助理主任陳思穎和主教秘書葉家祺。隨團之中聯辦代表包括協調部副部長盛剛,文教部副部長石磊和協調部副處長助理胡德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