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聖言會創立一百五十周年

聖言會範聖言神父(Fr. Franz Gassner, SVD):

「澳門是司鐸培育之要地。」

文:M.C, J.M.E

譯:吳志濠

兩位聖言會的弟兄「正在香港的聖神修院以廣東話攻讀神學」,澳門也可以「歡迎年輕的聖言會傳教士前來接受神學培育。」範聖言神父在接受《號角報》採訪時說。

聖言會在澳的長上說:「今年已經有兩位聖言會的傳教士在完成聖若瑟大學的課程後晉鐸。其中一位自十月起在九龍彩虹區的聖言中學進行校牧工作,並在在聖家堂從事牧民工作。另一位則被派遣前往南韓,並開始研習當地的語言和文化。」

修會自2007年到達澳門以來,協助培育了數十名青年人和修道者,其中一些人最終選擇了成為司鐸:「數個世紀以來,澳門是司鐸培育極其重要的搖籃。我們致力延續這一使命。事實上,聖言會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即應前任主教黎鴻昇主教的邀請來澳的。」

聖言會在全球慶祝創立150週年之際,其在澳門的活動僅由兩位神父──範聖言神父(Fr. Franz Gassner)和何知行神父(Fr. José Angel Castellanos)──負責。為了實踐會祖聖愛諾德‧楊生(Arnold Janssen)的目標,培育新的聖召至關重要。

範神父續說:「現時為止,來自墨西哥的何知行神父和我自己在教區從事教育領域的特別使徒工作。何神父是四間學校和托兒所的校牧,而我在聖若瑟大學擔任全職的教學人員,任教哲學、倫理學、和環境保護」。他補充說:「有三位在香港的聖言會傳教士被澳門主教委任前來照料移民團體:黎文柏神父(João Baptista Le Van Ba) 和黃文獻神父(Peter Hoang Van Hien)為越南籍教友專職司鐸,而宋永恩神父(Natalius Suryanto)是印尼籍教友專職司鐸。這三位神父恆常來澳,以回應那些團體的牧民需要。」

主教委任新職務

李斌生主教決定,何知行神父於2025年11月1日起開始新職務。在被委任成為聖若瑟國際托兒所的校牧後,這個星期何神父首次探訪了機構位於皇朝區的設施。

何知行神父同時也在仁伯爵綜合醫院(俗稱山頂醫院)擔任院牧數載,並兼任澳門監獄的院牧工作。範神父補充說:「除了在不同學校和院所內擔任校牧和院牧工作外,何神父也有數年間為路環的在囚人士服務。他成為了囚犯(尤其是來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囚犯)及其家人之間的溝通橋樑。」

長上指出:「在囚人士不能瀏覽網站,也沒有手機。信件是唯一一個他們能夠運用的通訊方式。雖然過程非常耗時,但它仍然是一項重要的牧民工作。一些囚犯多年來無法與家人聯繫,所以能夠有人聆聽他們、能夠協助他們與他們無法相聚的家人進行聯繫是很重要的。」

使命:「澳門」

聖言會來澳已經約有二十載,其主要目標是加強本地教區作為培養新聖召的搖籃的歷史地位。儘管人數不多,但聖言會的司鐸們在教育、照料病人和臨終者、幫助囚犯和貧困人士等各種使徒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曾任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院長的範神父,亦將其使徒工作延伸至鄰近的地區──香港,他每週至少前往那裡一次。

在香港,範神父也是德語天主教團體的神師。最後,他總結說「我自己也服務這團體,這個週末我們舉辦Festival das Lanternas,這是每年一度在大嶼山熙篤會隱修院為小朋友舉辦的慶日, 一般在聖瑪爾定主教.都爾瞻禮日前後舉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