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OP
什麼是愛德?愛德或神聖之愛存在我們內,是德行之中的德行,也是一種超聖之德。
愛這個字有四個含義:stonge(親情)、eros(性愛)、philia(情感友愛)和agape(純愛:無條件的、完全的慈愛和善意,由於天主的恩典,不排除引起憤怒和苦澀(參閱W.Barclay;瑪5:45-48)。我們這處談論的是一種情感友愛和純愛(本篤十六世《天主是愛》Deus Caritas Est)。
愛德是天主透過耶穌(若 3:16)賜予的恩寵(羅 5:5),耶穌啟示了天主最高深的愛情。這是唯一的愛:既愛天主又愛近人,缺一不可(若一 4:21)。因此,愛德也直接指向對近人的愛,身邊所有的人。「人若不愛近人,也不愛天主」(Saint Thomas Aquinas)。
因此,愛德是我們心中神聖之愛,一體兩面:既愛天主,又愛近人。第一種愛,更是根本的,就是對天主的愛。兩者都是唯一的愛,互相富饒,當一種成長,而另一種也會成長。筆者喜歡(第六世紀)聖人Doroteo de Gaza談到《愛的圓圈》(Circle of Love)世界是一個圓圈,圓圈的中心是天主。通往中心的光線代表了以不同方式生活的男和女,表示遠離或接近天主和近人。一個人越接近天主,他或她就越接近近人;反之亦然,一個人越親近近人,他或她與天主就越親近(參閱St. Doroteo de Gaza的Spiritual Instructions)。
天主是愛。我們對天主的愛是我們生命的法則。天主創造了我們。祂讓我們活著。祂陪伴我們在塵世踏上永生的朝聖之旅。
耶穌是愛德的導師和典範,祂既是天主子,也是為他人服務的人子。同時,眾所周知,愛的誡命是福音中那條新誡命。
愛賦予自由、生命的意義,而自由具有愛的力量。人的生命與他人的是息息相關,與天主(永恆的袮);與其他人(無論他們與否;或者沒有任何人;或者只有他/她自己,但都是與袮的關係)和與受造界。活出愛便是實踐各種德行,而愛也是中介。確實,「我存在的標準只在於我為他人而存在,因為……畢竟活著就是愛」(E. Mounier)。
仁愛是基督徒愛德的另一個名稱。這確實是基督宗教的倫理價值和德行:「完美的基督徒生活僅僅包含愛德;其他的德行是相對而言…… 」(Saint Thomas Aquinas)。基督宗教的傳承中指出,愛德是由天主傾注的,視為所有德行的「楷模」——諸德之母和根源,賜予所有德行的終點(II-II,23,8;參閱天主教教理,25)。愛德連接諸德,安排所有德行的順序和終點,並為所有德行賦予「模式」)。筆者記得聖十字架若望的話:「沒有愛德,在天主面前,任何德行都不優雅」(Noche oscura)。
愛德是帶來新視野的德行——心靈的視野。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出,基督徒生命的計劃,就是耶穌的計劃,也是慈善撒瑪黎雅人的計劃,即具有「一顆能看見的心」。德國籍教宗補充說:「這顆心能看到哪裡需要愛,並採取相應的行動」(DCE 31)。
愛德依賴和植根於恩典。它是一種「超性」的德行,因為超越自然的,超過我們自然的能力,並由天主聖神分配祂的恩賜作禮物。相反,嚴重或大罪是違背愛德的行為,後果就是喪失了愛德。天主從犯下嚴重罪孽的罪人身上收回愛德。應當以悲痛悔改之情認罪,罪就會得到赦免,而愛德和其他傾注之德,以及聖神的恩賜又贖回來。
天主白白賞賜的愛德恩典是基於友情:「天主與人的友誼」(STh,II-II,23),真正的友誼但又是不完美的友誼。愛德是喜樂、平安和憐憫(愛德的三種果實),就像信德和望德一樣,愛德是求之所得。有趣的是要強調,用祈禱而求得。正如祈禱大師阿維拉聖女大德蘭所定義的那樣,友誼意味著花很多時間,與我們所認識愛我們的「那一位」在一起。總之,我們對天主的愛,天主賞賜我們的恩賜,首先是由實踐祈禱而獲得,包括練習靜默。天主聆聽默默的禱聲。
愛德是超三德之一,主要的對象是天主。次要的對象是我們自己、所有其他人,不能與主要對象分開,特別是有需要的人,以及天主創造的萬事萬物(參閱若一13:34;格前 13:1)。從愛德便能區分真正基督徒:「你們是基督徒,而這個名字就意味著:你們相信仁愛。你們必須效法基督的愛和仁愛」( Asterius of Amasea)。
愛德是透過善行表達出來,善行是「擁有德行的整體所需」,以至於「沒有活生生的愛德就表示無法擁有愛德」(Meghan J. Clark)。最恰當的愛德行為是去愛,而不是被愛。愛德的主要行為是(欣悅地)行事或生活,隨之而來的就是喜樂、平安和憐憫的果實。
愛德的主要行為也體現於其外在效果,如樂善好施和弟兄般的規勸。雖然慈善和施捨是外在效果,但憐憫作為對有需要近人的愛,是一種內在效果(Meghan J. Clark, “Love of God and Neighbor: Living Charity in Aquinas’ Ethics,” New Blackfriars, July 2011)。
天主是愛,我們也要成爲愛,成為聖人,即是去愛的人! 「成為聖人就是成為一個去愛的人,準備拋下一切,付出一切」(Dorothy Day)。
去愛絕不嫌晚:「愛沒有年代;每天都誕生」(Pascal)。明天太遲了,永遠不會到來!所以,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去愛,或者說,愛得更多。請記住,聖十字若望鼓舞人心的話:
生命的黃昏(每天)
我們將審視愛了多少!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