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良首次專訪:人有克服仇恨和暴力的潛力

新書《良十四世:世界公民、21世紀的傳教士》於9月18日問世,教宗良十四世為此接受記者艾倫女士的專訪,談及他的角色,以及聖座為和平的努力,並且呼籲對話。教宗指出,同道偕行是極化問題的解藥。採訪的節錄已刊登在美國《十字架報》和秘魯《商報》上。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的角色、數不清的公務、和平、對話與同道偕行。教宗良十四世首次接受記者專訪時,提及這些要點。教宗也談到他作為美國人和秘魯人的身份,以及世界盃足球賽要為誰喝彩。

本次訪談由美國《十字架報》(Crux)記者艾倫(Elise Ann Allen)女士進行,專訪節錄已於9月14日普雷沃斯特教宗生日當天刊登在十字架報和秘魯商報(El Comercio)上。全文將隨著教宗的傳記《良十四世:世界公民、21世紀的傳教士》一起於9月18日發行。

在美國與秘魯之間

教宗首先談及他的雙重歸屬,即他的出生地美國和他長年傳教的秘魯。他說:「顯然,我是個美國人,而且我深切認同自己是個美國人,但我也很愛秘魯、秘魯人民,因此那是我身份的一部分。我大半的牧職生涯是在秘魯度過的,所以拉丁美洲的觀點為我來說十分寶貴。」

我正在學習很多事

普雷沃斯特於2025年5月8日當選教宗。他表示,「我前面還有很長的學習曲線」。教宗透露說,到目前為止,牧靈層面對他來說是最簡單的,但宗座牧職使他突然成為世界領導人。一切都是公開的:「人們知道我與世界各地許多政府和國家領導人通電話或者會晤的交談內容。」教宗解釋道,在聖座外交角色方面,他也正在學習很多事:「這些是對我來說全新的事⋯⋯。我感到深受挑戰,但沒有被壓垮。」

聖座的外交努力

談到維護和平的工作,教宗回答了關於烏克蘭戰爭的提問,重申他這幾個月多次高聲疾呼的呼籲,即:「唯一的答案是和平。」「經歷了這些年雙方無益的殺戮,我相信,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必須清醒過來,說出有別的解決辦法」。

說到梵蒂岡出面調停衝突的提議,以及接待俄烏談判的可能性,教宗強調,「從戰爭之初,聖座就在維持真正中立的立場方面盡了很大的努力」。

要對交戰方了!」

對教宗而言,當務之急是眾人「要施加足夠的壓力,對交戰方說『夠了,到此為止』,以及我們要找出其它辦法來解決我們的分歧」。教宗邀請大家「繼續懷有希望」。雖然「存在著誘惑」,但是需要「鼓勵人們仰望更高的價值」,堅持「以不同的方法行事」。

極化問題與價觀丟失現象

因此,教宗呼籲開啟對話。他也在採訪中提到國際組織的作用,說:「理論上,聯合國應該是個處理許多這些問題的地方。不幸的是,似乎普遍認為,聯合國至少在此時失去了讓人們進行多邊討論的能力。」

教宗鼓勵眾人「提醒自己,人類擁有克服暴力和仇恨的潛力」。面對當前的極化問題和價值觀丟失的現象,教宗表示,如果我們丟失人類生命、家庭、社會的價值,那麼還有什麼是重要的?

接著,教宗指出,「工人階級的薪資水平與最富裕者所收到的金錢之間的鴻溝愈加嚴重」:「60年前,首席執行官(CEO)的收入大概是工人的四到六倍,根據我所看到的最新數據,首席執行官與普通工人的薪資已經相差6600倍了」。

說到這裡,教宗表明,他看到了一條新聞說,美國企業家、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將是全世界首位身價達一萬億美元的富翁。教宗問道:「那意味著什麼,以及那算是什麼?如果那成了唯一有價值的事,那麼我們就有大麻煩了。」

同道偕行是問題的解方

此外,教宗也在這次採訪中暢談同道偕行的概念。他指出,這「意味著教會裡的每個成員都通過祈禱、省思、通過進程來發出聲音、發揮作用」。「有些人覺得,那對自己構成威脅」。「有時候,主教或司鐸會感覺到,『同道偕行削弱我的權威』。」

對此,教宗闡明,同道偕行是在描述「我們能如何聚在一起、作為團體、尋求教會共融」。教會的重點不是「制度上的聖統制」,而是「我們同在」的觀念。這種態度能「教導當今世界許多事」。「這不是把教會變成某種民主式管理,因為如果我們看看今日世界的許多國家,民主不見得是每件事情的完美解決方法」。相反地,這關乎尊重、理解教會的本質和生活,而且說:「我們應該攜手做這件事。」

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

訪談也觸及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艾倫問說:「您要為誰喝彩呢?」教宗答說:「好問題。我或許會為秘魯喝彩,這純粹是出於情感關係⋯⋯。我也是意大利的大球迷。眾所周知,我是白襪隊球迷,但是作為教宗,我為所有球隊喝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