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福音 Gospel Toon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瑪爾大與瑪利亞,兩個生命的互補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丙年)

文:柴浩東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

本主日的福音講述了瑪爾大和瑪利亞的故事,她們是拉匝祿的姊妹,也是耶穌的朋友。瑪爾大是一位熱心服務的姊妹,為了迎接耶穌,她忙於家務;而瑪利亞,不要與聖母混淆,則以選擇「更好的一份」而聞名,她留在耶穌腳前,向師傅學習。

瑪爾大向耶穌抱怨她得不到妹妹的幫助後,耶穌肯定瑪利亞已經選擇了更好的一份,不能從她手裡奪去。我們不應該在工作和默觀之間進行明顯的鬥爭,而應該反思真正的基督徒生活的兩個互補方式,以及我們應該確立的優先事項。

我們看到兩姊妹,她們可能擁有相同的教育和機會,但性格卻截然不同。一個更積極,專注於工作,而另一個則更善於默觀。解讀這段經文的一種方式是思考社會和教會中人們性格、傾向和聖召的差異。這是人生的奧秘:即使來自相同的文化和家庭,我們都是不同的,這種多樣性必須受到尊重和發展。在教會中也是如此;不同的聖召和傾向,只要不傷害教會的合一,就必須被尊重和提倡。

我們必須謹記,工作和祈禱是兩個不可分割,但價值卻不同的事。因此,更深入地理解這段經文,就會發現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有瑪爾大和瑪利亞的影子。這不是要排除個性和聖召,而是一種互補,確立與耶穌共存是基督徒身份的基礎。我們每個人身上首先必須有瑪利亞的榜樣,她與主同在,學習、被愛、被培育;但我們也必須有瑪爾大的影子,因為我們蒙召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彰顯與天主相遇的成果。

在基督徒生活中,默觀與行動不可分割,這在聖人的生活中是顯而易見的印記。偉大的教會聖人聖多瑪斯·阿奎那,在尋求一個修會將自己奉獻給天主時,選擇了道明會。後來,他又以聖道明的思想為契機,證明自己對道明的迷戀是合理的,道明自稱渴望宣講默觀的真理。另一位聖人,聖女大德蘭,在到達「第七個住所」後,並不滿足於僅僅享受默觀;她遊歷西班牙各地,傳播加爾默羅會的神恩,並建立了隱修院。即使是最嚴苛的默觀修會,也擁有團體生活,透過默觀祈禱,在行動中洋溢著與天主的相遇。這源自於對耶穌旨意的正確理解,耶穌揀選祂的宗徒們與祂同在,並宣揚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參考谷3:13)。

耶穌說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因為禱告和行動並不相同。後者是前者的結果。瑪利亞沉思,然後宣揚。她代表著尋求與基督的親密關係,表明與天主的關係應該放在第一位。聆聽聖言是滋養信仰和靈性的基礎。耶穌並沒有責備瑪爾大的工作,而是鼓勵她找到平衡,從最重要的事情開始。缺乏沉思的行動會導致疲勞、沮喪,甚至更糟的是,自我吹噓。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多認同瑪爾大或瑪利亞。然而,福音提醒我們,兩者都必須居住在我們心中,從與天主同在的那一位開始。建立在聖經和傳統基礎上的教會明智地肯定了一周的第一天是主日。天主教一週應以彌撒聖祭開始,默觀主,並在日常生活中宣揚祂。在一週中,我們可以通過禱告來強調主的首要地位,例如在飯前或睡前作一個簡短的祈禱。這將幫助我們在忙碌的生活裡堅固自我,並給予我們空間去迎接神聖的智慧,這將引導我們度過必然會遇到的挑戰。

對我們天主教徒來說,祈禱並非逃避世界;而是離開世界與天主同在,然後回歸世界,賦予它基督化的意義。願瑪利亞的榜樣激勵我們優先聆聽耶穌的話語,瑪爾大的服務熱情激勵我們用愛去服務,始終從祂開始,因為只有我們先遇到祂,我們才能將基督帶給他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