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祂以慈愛與憐憫的懷抱等待着我們

文:柴浩東神父
耶穌聖心司鐸會
譯:黃芷筠

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在四旬期第五主日,我們開始了這個禮儀時期的新階段。過去的主日較多聚焦於罪惡與補贖;然而,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默想耶穌透過在十字架上的救贖性死亡,所成就的寬恕和救恩。

本主日的福音向我們呈現了犯姦淫罪婦悔改的故事。根據猶太法律,如此嚴重的罪應該被亂石砸死。然而,當時以色列作為羅馬帝國的殖民地,只有羅馬帝國的地方代表,才有權判處死刑,這樣使猶太人無法執行梅瑟的法律。法利塞人知道這一點,便設下圈套來試探耶穌:如果耶穌說可以用石頭砸死她,羅馬人便會譴責祂;如果祂說不可以用石頭砸死她,祂將是違反法律。

面對經師和法利塞人所設下的陷阱,耶穌唯一的回應,就是邀請在場如果沒有罪的人就先投擲石頭。 然後,耶穌就在地上寫下了一些無法解讀的文字,結果眾人都一一離去,只留下了耶穌和那罪婦。與其專注在耶穌寫甚麼,聖奧思定強調這個時刻的意義,他評論說:最後只剩下兩種現實——(一)人性的悲慘,由那悔改的婦人代表;以及(二)天主的慈悲,在基督身上彰顯。這教導我們,慈悲所彰顯的美麗應當受到頌揚,但我們同時也不能忽略罪惡的嚴重性以及補贖的必要。

耶穌的慈悲之舉並沒有否認那婦人通姦的嚴重性。今天的教友,很多時將這段福音經文,來辯護或合理化一些違反天主法律的行為,彷彿視這些行為都是自然的、理所當然的。我們經常會聽到:「 天主是愛,祂歡迎所有人,也不排斥任何人。」這固然真實正確。然而,我們不能忘記,天主的慈悲是以人的悔改和不再犯罪的決心為前提。在這段福音裡,罪的本質並沒有改變,罪依然使人的靈魂死亡,並與天主隔絕。正如電線被剪斷時,燈泡便無法發光的原理一樣;陷於大罪的靈魂,同樣失去了天主的聖寵。罪惡的嚴重性以及我們對救贖的需求,均需要一種補救,而這正正是我們透過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所領受的恩典。

當教會忠於聖經的教導、要求陷於大罪者不能領受聖體時,這並不是一種排斥,而是在提醒我們:要先解決自己的過錯。這教導包含着天主的智慧——暫時不能領受聖體並非懲罰,而是慈母的警示,去提醒我們不能繼續陷於罪惡之中。然而,生活在以物質為導向、重視實證的社會中,我們往往忽略了靈魂遠離天主聖寵所帶來的傷害。

我們還應當特別注意這位婦人悔改的經歷:她犯了重罪,但她悔改了,並獲得了天主的寬恕,耶穌也勸戒她不要再犯罪。這應該是我們每當犯罪後都要遵從的步驟。 在這四旬期的最後幾週,我們應當反省自己在天主面前的狀況。罪惡與天主慈悲的相遇,總是經由我們的悔改與不再犯罪的決心而實現。我們的罪過所得到救贖——是以基督在十字架上死亡為代價而換得的 ——這個救贖得以在我們生命中彰顯,耶穌便建立了修和聖事。 教會將這個聖事歸類為「 治療的聖事」,就如病人傅油聖事一樣, 它治癒我們的靈魂,使我們能夠重新回到天主的恩寵之中。正因為這個聖事對我們的救贖至關重要,教會要求我們每年至少辦一次告解,特別是在這個時刻,為能以恩寵之身迎接復活期。我們與天主的和好,不僅賜予我們內心的平安,也應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中展現出來,尤其是對那些得罪了我們的人。

我邀請大家反思,並走入天主慈悲的懷抱,接受祂慈愛的和解。祂正在滿懷慈悲地等待着我們。不要害怕,也千萬不要懷疑天主的慈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