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希望(3)
對象和希望的對象

在嘗試回答「甚麼是希望?」和「誰是那些懷有希望的人?」這兩個問題後,便是反思「希望的本質」,以及「在人生旅程中懷有希望的朝聖者」;之後,我們在這個主題的第三期專欄中,嘗試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希望着甚麼?」以下讓我們細想一下,基督徒希望的「主要對象」和「次要對象」。

希望有三個基本特徵:個人的、社群的和宇宙的。希望的傳統定義指出了希望的主體(希望的朝聖者)以及希望的對象。通過檢視神學上的希望之對象,我們將更好地了解基督徒希望的本質。

希望的基礎、對象和目標,就是永生,即:與光榮及慈悲的主相遇、與天主合而為一、永恆的福樂,又或是我們充滿希望的人生旅程的終點。為了能夠去昐望永恆的生命及完美的福樂,人的意志需要注入(神學上)望德的恩寵。我們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中的《論教會在現代世界》(Gaudium et Spes,直譯為「喜樂與希望」)牧職憲章讀到:「每人都是依照天主的肖象而受造的……,並召叫他們趨向一個宗旨,就是天主」(《論教會在現代世界》24)。舊約中的以色列人對希望有着一連串的對象:亞巴郎的後裔、福地、回到故鄉和默西亞的時代。舊約的希望,普遍地是世俗的希望;雖然有一些例外,特別是《智慧篇》中談到了義人不朽的希望(智3:4;5:14)。基督徒期望上主的光榮,天父的光榮;這種光榮在聖人身上顯現出現,又即是說,也能在我們所有人身上實現出來。聖人們昐望救恩、嗣業、天主的國和永遠的生命。基督徒的希望不僅包括靈魂的不朽,也包括肉身的不朽(我們肉身與靈魂是一體的)。希望的對象——一個困難但有可能實現的未來美好——客觀上是天主自己,而主觀上是榮福直觀(beatific vision),或是人類在天國看見的天主的神視。希望的終極對象是天主,衪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的終向。

因此,在傳統神學中,希望的主要對象是永遠的生命(若一2:25);對人類而言,這總是個掩飾着的對象。天主是希望的對象,同時也是敬畏的對象:因着衪的無限憐憫而懷有希望;因着衪的無限正義而敬畏,而這是憐憫的正義。

希望的動機對象基本上是天主對人類和衪創造物的無限慈愛。聖多瑪斯.阿奎納表達到,在基督宗教傳統中,談到了希望的兩個基本動機,即:天主在於全能和慈悲的特性。

我們的生命是目標性地指向天國。我們的生活「是希望,是絕對未來的奧蹟」、「對天國的期待」,這是「希望的完全實現」。主觀上,我們的生活目標性地指向天國。天國代表着人類生命中最強大的動機(L. Boros,Living in Hope)。天國是我們生活的目標。我們為自己和他人昐望着天國:希望不是一種自私的渴望,而是個人和群體的希望:我希望你和我,以及所有人,都能進入天國。

值得深思的話:我們不是在期待任何成功,而是在期待耶穌基督的再來和建立衪的王權(Jacques Ellul,Essential Spiritual Writings)。

我們以忠信的希望及懷着愛的腳步,在耶穌的道路上行走。耶穌給予我們的角色是:「使萬民成為門徒;給他們授洗和教訓他們跟着救恩的喜訊生活」(參閱瑪28:19-20)。我們的信仰教導我們,我們不屬於這個世界,而我們是在這個世界中生活,但需脫離這個世界(這代表着邪惡),因此我們準備為世界的救恩作出貢獻。因此,脫離與參與:脫離這個世界,並藉着基督及在聖神中,致力於天父救贖人類的使命。

如何能更接近天國?耶穌的基本條件是:「愛天主和愛所有近人。」聖奧思定說:我們只能通過懷着愛的腳步走向天國。確實,天主是那些懂得去愛的人之未來(JoséAntonio Pagola)。基督徒的生活是一個通往父家——天國的朝聖之旅,通過耶穌基督這條道路,並在聖神的光與指引下邁進。聖座聖職部表示:對所有基督的追隨者來說,持續或終身的培育是一個在基督的存有和行為上,逐步和持續成為另一個基督的過程(《司鐸聖召的禮物》2016年12月)。

在基督徒的希望中,次要而又同樣重要的對象是所有與天主有關的事物,包括我們合理人類希望的對象。我們希望的次要動機(Secondary motives)是天主的恩寵和恩寵,以及恩寵的工具,包括基督的人性、聖事、我們以愛作表現的恩寵善行、聖人特別是聖母瑪利亞的代禱。我們應當對聖母瑪利亞懷有特殊的敬意——子女的愛,聖母是我們希望的重要標誌,也是向天主面前獨特的轉求者:根據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聖母是旅途中的天主子民確切的希望與安慰(《教會》教義憲章。)

在最後,相信人類有永生有甚麼意義呢?聖多瑪斯.阿奎納回答說:這意味着與天主的結合,這包含對天主的圓滿神視,即榮福直觀(the beatific vision),即對天主有着圓滿的知識和讚美、對渴望的圓滿實現、與眾真福有着圓滿的安全和陪伴。這是多麼美好:「永生在於聖人們的團聚,這種團聚最令人悅樂,因為每人與眾聖人同享所有的福樂。」(《阿奎納教理》,基督徒所信仰的,宗徒信經)天堂是「人最深的期盼的圓滿實現、至高的幸福境界、與聖三、童貞瑪利亞、天使和眾真福這種生命與愛的共融。」(《天主教教理》1024)。

希望的主要維度是甚麼?我們在下一期專欄中將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