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愛仇人的挑戰

文:杜亮神父(Fr Leonard E Dollentas)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

這個主日的福音選自《路加》福音第6章第27至38節,當中講述有關愛我們的仇敵。眾所周知,愛近人如愛自己,這本身已是一件困難的事;而愛我們的仇人,更難。

教會一直提醒着,如果我們是真正認識福音的基督徒,那無論怎樣,都定當能夠愛我們的仇人,但是愛那些傷害我們如此深的人,又怎會是易事?若我們要真正追隨基督,這正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挑戰。天主叫我們「應愛你們的仇人,善待那惱恨你們的人;應祝福那詛咒你們的人;為毀謗你們的人祈禱。」那麼,我們要如何遵循這段福音的教導呢?愛仇人,換句話說就是盡力不作惡、不做壞事。若仇人向你投石,你則向他投以麪包回敬。這意味着你必需要有耐性,不要陷於報復的誘惑中。

本主日的讀經一是關於達味的故事,若這故事為你來說太過久遠,讓我為你說個比較近代的故事。這故事是關於一位母親,兒子遭槍殺後,她依然選擇無條件寬恕凶手。

故事寫在2011年,報道當時,這位母親59歲。在1993年2月,時年20歲的兒子在派對中與16歲名叫Israel的凶手發生爭執後,就被凶手用槍射擊頭部死亡。涉及毒品和幫派活動的Israel以成年人身份被審判,獲判監禁25年半。他服刑17年後獲釋放,回到他成長的地方居住,即被他槍殺的那位兒子的母親隔壁。兒子的母親說她最初希望法律彰顯正義,凶手能夠為他所犯的過錯被囚禁:「我的兒子被他殺死了!我非常生氣,並且十分痛恨他!」這場謀殺猶如海嘯一般驚嚇。作為一位母親,她感到震驚,難以置信,且充滿了仇恨。她希望凶手能像凶殘的畜牲般,被困在籠內。

經過多番祈禱後,兒子的母親作出一個難以想像的承諾,她決定成立一個團體,輔導那些失去子女的母親,鼓勵她們給予凶手的家庭關懷,因為他們是另一種受害者。她說:「不論立場是甚麼,傷痛都是一樣的。」為了這個承諾,她甚至詢問當局能否到監獄探望Israel。她覺得有必要看看有否辦法原諒殺死她兒子的凶手。最初這名年輕的凶手拒絕了,但九個月後,他改變了主意。對於受害人的母親親自要求見面,Israel表示此事十分錯愕,但及後都有定期見面。仰仗天主的恩寵,他倆成為了好友,兒子的母親認為,二 人能成為好友,主要因為是她堅強的信仰,不過她亦承認當中帶着一點私心。她說:「死不寬恕就像癌症,會將你裡裡外外都徹底吞噬。寬恕並不在於對方。對我來說,原諒他並不會減輕他所做的事情。他的確殺死了我的兒子,但寬恕卻是為了我自己。」她甚至將兒子及Israel的照片鑲在她的鏈墜兩面。Israel坦承現在努力適應二人之間的特殊關係。當Israel獲悉後,他亦會到監獄和聖堂講論寬恕和修和,兒子的母親偶然亦會陪同Israel一同參加,講述他們的故事。

這位寬恕殺死兒子凶手的母親為我們立的榜樣,就像天父原諒我們把祂的聖子釘死在十字架上。她教導我們,一個人要成為我們的敵人原因有很多,如果我們可以寬恕仇人謀殺獨生子的話,他成為我們仇人的原因相信也能被輕易寬恕。最後,她教導我們,寬恕是為了自己的好處。

因此,如果我們感到很難去愛我們的仇人,讓我們走向天主,因為即使我們並不配得上祂的愛,祂卻先愛了我們。如果我們要去批判別人,讓我們記得天主對祂的所有孩子,不論好壞,都是慈悲的。同樣地,當我們無法放下我們辛辛苦苦賺來的財帛時,讓我們想起天主對我們是如何慷慨。

因此,讓我們寬恕我們的仇人,而對他們的那份愛,將會慢慢流進我們的心中。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