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全球最大聖體皓光 引領西班牙聖體聖血節出遊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西班牙華倫西亞(Valencia)每年的聖體聖血節出遊這個傳統的補贖敬禮具有深厚的象徵意義。出遊中使用的聖體皓光,是為了賠補西班牙內戰的殘酷而製作的。它是全球最大的出遊用聖體皓光。

歷史悠久的聖體出遊

華倫西亞的聖體聖血節出遊歷史悠久,最早於1355年慶祝。直至1372年,遊行已經成為一年一度的活動,是該城市的「大節日」。1264年,教宗烏爾巴諾四世(Pope Urbanus IV)才把聖體聖血節,定為普世教會慶祝的節日。

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內戰爆發,造成數千名神父、修女和平信徒死亡。當中有11人被封聖,超過2,000人被冊封為真福。另外有2,000多人的調查程序正在進行中。今年四月,教宗承認了另外兩人的殉道:一位是神父,另一位是11個孩子的父親。這場戰爭中的受害者,很可能會在將來陸續被承認。

除了許多人命傷亡,戰爭還破壞了西班牙的宗教和藝術珍品,包括在華倫西亞聖體聖血節出遊中使用的聖體皓光。往後每年的出遊,都讓人記起它。於是,耶穌會神父安多尼.德利昂(Antonio de León)向總主教普魯登西奧.梅洛(Prudencio Melo)(1922-1945年任總主教)提議製造一個新的聖體皓光。雖然總主教同意,但在戰後經濟不穩的情況下,神父不知道該怎樣做。

後來,他收到一名工人捐出的五枚銀幣,他認為這是個徵兆,就如聖經中窮寡婦的奉獻。利昂神父於是開展製造聖體皓光的項目。華倫西亞市民熱烈響應,城中窮的和富有的人都盡其所能地捐贈。

窮人的聖體皓光

聖體皓光製成後,結構壯觀、美麗,高越13英尺,寬約7英尺,由1,300多磅銀和近18磅黃金打造而成,並裝有數百顆寶石和珍珠。儘管它非常華麗,梅洛總主教把它稱為「窮人的聖體皓光」,因為它是由平民以自己的生計捐贈而製成的。

最後的修飾於1954年完成,利昂神父稱它為「用銀寫成的詩」,為「光榮聖體內的耶穌」。聖體皓光上有159處雕刻,包括從舊約到善牧和復活基督的聖經場景,也有宗徒和教會聖師,亦描繪了聖體奇蹟。眾多朝拜者之中,有特別敬禮聖體的聖人,例如教宗庇護十世。他被稱為聖體聖事的教宗,因為他鼓勵經常領受聖體,並降低了初領聖體的年齡。華倫西亞的主保、深受人們喜愛的無助者之母,在聖體皓光的中央。在數年前的修復工作中,人們發現聖體皓光裡鑲嵌了當年貧困工人捐贈的銀幣。

這個重要的寶藏通常放置在主教座堂的博物館內,但人們最常看到它,就是在聖體聖血節,當它穿梭街道,把基督帶給城市內的人。參與遊行的信徒卡洛斯·桑喬(Carlos Sancho)在這個聖體皓光首次使用時,還是個青年。他記起那位工人向利昂神父捐贈、現在鑲嵌在皓光裡的硬幣。他表示:「這意味着這個聖體皓光永遠不能出售,因為錢必須歸還給所有捐贈的家庭。」

出遊猶如「小型教理講授」

出遊本身就是一場小型的教理講授:在長達數英里的遊行隊伍中,領頭的是一群穿上白衣、戴着白花的人,代表德行。他們被一群戴着黑面紗跳舞的人環繞着,代表七罪宗。德行必須擊退引誘人的魔鬼。

接着是聖經故事:聖彌額爾總領天使、諾厄和他的鴿子、達味和他的豎琴、小先知和大先知、約納拿着大魚、友弟德帶着敖羅斐乃被砍下的頭顱,匝加利亞和依撒伯爾開始了新約,隨後有他們的兒子洗者若翰。四位聖史拿着他們各自的標記。特別敬禮聖體的聖人,以及與華倫西亞有關聯的聖人也參與其中。免費派發的小冊子可以協助信眾和觀看的人了解故事。

《默示錄》中站在天主寶座前的長老特別引人注目,因為他們手持35磅重、高約6英尺的蠟燭。這些留着鬍鬚、穿着白衣的男人在遊行隊伍最後位置,代表耶穌即將來到。後面是一大群神父,然後是禮儀人員在獻香。最後,耶穌來到,聚集在露台上和街道兩旁的信眾把花瓣如雨般灑落在聖體皓光上。

網絡圖片

教宗:賠補並不過時

今年五月,教宗方濟各紀念耶穌顯現給聖女瑪加利大‧亞拉高350週年,並重溫耶穌如何請求這位法國修女作「賠補」。教宗稱賠補是一種「美麗的習慣」,即使「今天(它)可能某程度上被遺忘或被錯誤地判斷為過時」。

「賠補」(reparation)一詞源自拉丁文「reparare」,意思是「再次做好準備」,代表作為基督肢體的成員,履行天主教教理所說的「賠補責任」,奉獻我們的東西(可以是痛苦、物質財富、祈禱或其他)來彌補罪過。教宗在最近的講道中說:「耶穌要求聖女瑪加利大為人類罪惡所造成的罪過賠補。如果這些行為安慰了他的心,這意味着賠補也可以安慰每個受傷者的心。」

雖然西班牙在內戰期間遭受了難以言喻的苦難,但「窮人的聖體皓光」既是對耶穌的 心的賠補,也安慰了少數還記得這件事、並且能在耶穌每年經過華倫西亞街道,參與朝拜他的人。

來源:天新社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