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見普世博愛運動成員
「在瀰漫衝突的世界中做和平的工匠」
(梵蒂岡新聞網)在普世博愛運動慶祝創建80週年之際,教宗方濟各於上週四(7日)接見了該運動的會長卡蘭(Margaret Karram)女士、協同會長岑浩思(Jesús Morán),以及「瑪利亞工程」的其他成員,勉勵他們成為和平的「見證人及建設者」。教宗也邀請他們警惕常設下埋伏的靈性世俗化,言行不一則是最惡劣的反見證。
1943年的12月7日,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前夕,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得正酣,盧嘉勒女士在特蘭托(Trento)宣誓將自己完全奉獻於天主。普世博愛運動由此誕生,如今分布在大約180個國家。
教宗在接見活動中表示,不幸的是,今天的世界仍被許多衝突所撕裂。教宗承認,「我於2014年前往雷迪普利亞(Redipuglia)參加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百週年活動,看到陣亡將士的墓地,我落淚了」。
「戰爭並沒有結束。在戰爭中每個人都是輸家。所有人都是。只有武器製造商獲利。如果一年內不製造武器,世界上的飢餓就會結束……。戰爭很可怕。我們必須思考這個悲劇。」
教宗接着提到,天主的婢女盧嘉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劇中聽到了人類的這一呼喊,她決定奉獻一生,使耶穌關於合一的願望得以實現。教宗說,盧嘉勒所做的乃是全部奉獻於天主的根本行為,源於「在日常生活的環境中所得到啟迪」,她的「是」激起了「一個遍及全世界的靈性浪潮,告訴所有人,用一個簡單的詞,即合一來活出福音是美好的」。
80年來,盧嘉勒的信息在青年、團體、家庭內,在奉獻生活者、司鐸、主教當中迴盪着,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也相傳着,如在教育、經濟、藝術、文化、信息及媒體界,尤其是大公運動和宗教交談的領域。
教宗於是指出了普世博愛運動為未來行程所應秉持的「重要態度」 。除了致力於和平外,也要忠誠地活出自己的特恩、將危機時刻作為成熟、言行一致和腳踏實地的時機。教宗的邀請是,傳佈「彼此聆聽和家庭溫暖的氣氛」。在這個家庭中,人人相互尊重、彼此關懷,尤其關注最弱小的人、需要扶助的人。教宗也叮囑他們「以特有的方式」負起傳播和真誠對話的責任。
教宗勉勵這個運動的成員「忠於特恩」,在傳播福音的同時,播下「合一」的種子,尤其要警醒,警惕「靈性世俗化的陷阱」。教宗說:「我們要切記,言行不一是最惡劣的反見證。請你們要留意。補救的途徑則是返回到福音,我們信仰和你們歷史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