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世界病人日文告

教宗世界病人日文告
對病患實踐友愛使世界變得更人性化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二(10日)發表第三十一屆世界病人日文告,主題為「小心看護他(路10:35):憐憫作為實踐同道偕行的治癒之道」,指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是基督徒的憐憫風格,並敦促所有基督徒關懷照顧身邊的病患,使世界變得更人性化。一年一度的世界病人日在2月11日、露德聖母紀念日舉行。

教宗病人日文告的主題,引用了路加福音中「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而這個比喻也是《眾位弟兄》通諭的聖經基礎。教宗指出,正是這個關於友愛的通諭提出了「對該比喻的現實解讀」,因為它關注當今人們遠離受苦者的「許多形式」。「被毆打和被搶劫的人被丟棄在路上的這個事實,代表着我們有太多的弟兄姊妹在最急需幫助的時候被丟棄了。」

文告寫道,對人類生命和人性尊嚴的「攻擊」多種多樣。而「所有苦難都發生在一種『文化』,其中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

為解救患病和受苦的人擺脫他們會經歷到的孤獨和遺棄,只需「片刻的關注」和「動憐憫的心」。教宗強調,撒瑪黎雅人把遭逢不幸的陌生人當作兄弟,「沒有多想,就改變了一切,他讓世界變得更加友愛」。正是以這個福音精神的榜樣,教會必須衡量自己是否真的願意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戰地醫院」。

在文告的最後,教宗回顧新冠疫情的歲月,指出「我們對那些每天為健康和科學研究工作的人的感激之情倍增」。然而,「走出一個如此巨大的集體悲劇時,光是尊敬英雄是不夠的」,因為疫情大流行還「顯示出了現有『福利』體系的結構性限度」。因此,教宗提醒各國政府應「積極尋求戰略和資源,以保障每個人獲得治療和基本的健康」重。

最後,文告寫道:「病人是天主子民的中心,教會作為人性的先知性標記與病人共同前行。在這樣的人性裡,每個人都是寶貴的,沒有人被丟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