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載勤樸仁愛顯主恩
聖德蘭學校舉行65週年校慶彌撒
(本報訊)澳門聖德蘭學校奉聖女小德蘭為主保,上週六(10月1日)是聖女的瞻禮,聖德蘭學校上週五(9月30日)假花地瑪聖母堂提早慶祝主保瞻禮暨校慶彌撒,敦請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禮,校牧張俊鍵神父共祭。適逢今年創建65週年,該校舉行一系列的活動。
李主教在講道中引用福音指出,我們要好像小孩子一樣才能進入天主的國,但這個「小孩子」的意思,並不只是按年齡或身高,而是要自謙自卑。主教強調,「謙卑」並不等於「自卑」:「自卑通常都會指責自己的不足,謙卑則是相反,就好像聖女小德蘭一樣,她喜歡在天主前自稱是一朵小花,因為她認為自己在天主前,就好像一朵花那樣細小。每一朵花都是細小,但都是十分獨特。」
主教又指,聖女愛用「小」這個字,可見她謙遜的精神,以及對天主充滿着愛。此外,即使在哪一個地方,「小花」在天主的眼中都是美麗的,可見聖女懂得欣賞自己的美、欣賞天主創造的自己;這才是真正的謙遜。
李主教說:「在我們的眼光,未必每一朵花都是美麗的;但在天主的眼光中,每一朵小花都是美麗,有着各自的特色,甚至各自的崗位。聖女小德蘭認為我們每一個人也是如此,在天主前都是一朵小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找到這個崗位、這份召叫;聖女找到了,並發現她的召叫就是愛。」
甚麼是「愛」?「愛」並不是「喜歡與否」,而是以「善」去思、言、行。主教又解釋,「愛」亦有分不同的層次:「最低層次就是:愛自己;然後是:愛身邊的人;最高的層次,就是:愛天主。」他重申要愛天主在萬有之上,再以天主的愛,去愛身邊的人(特別是有需要的人),最後才是愛自己。
主教又建議在場學生,透過每天微小的事情去學習實行愛的小路,特別在學校享用午膳時,即使遇到不愛吃的食物,也要因為愛而進食,同時也學懂與他人一同分享自己的食物:「飯盒的小路也能反映出我們愛天主、愛他人及愛自己,繼而延伸至其他的事情(例如做功課的小路),學習透過這些小路成為天主的好兒女。」
彌撒結束後,由學生代表向李主教、校牧、校董及在場嘉賓,頒贈聖女小德蘭的紀念品。

校長劉少華致辭時指出,在過去65年中,特別感謝創校的校長、神長及教師,一直為學校付出,令聖德蘭學校成為青洲區一所彰顯天主的愛的學校:「我們都知道,『愛』為我們這所學校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元素,甚至我們的教職工、同學和家長,都好像一個愛的大家庭,期望在未來的日子,繼續彰顯我們校訓的精神,讓更多的人透過我們感受到天主的愛。」
校方安排小三至小六、約400多位學生,當天早上參與彌撒聖祭;而幼稚園、小一至小三的學校則留在學校,在上週四(9月29日)在校內分級舉行校慶感恩祈禱會,當中包括校內傳統,向聖女小德蘭畫像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