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接見哈薩克斯坦教會團體

教宗接見哈薩克斯坦教會團體
「與其他信仰者合作,勿把自己封閉」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四(15日)在哈薩克斯坦訪問的第一項公開活動,是在努爾蘇丹主教座堂接見哈薩克斯坦的主教、司鐸、執事、度奉獻生活者、修生和牧靈工作者。教宗勉勵當地教會不要陷入腐敗和虛假,而要給予平信徒更大的空間,以免陷入「教權主義」。

一個音樂家的家庭

教宗方濟各坐輪椅抵達主教座堂,在掌聲、鮮花,以及小提琴、長笛、豎琴和冬布拉所演奏的音樂中與當地教會團體見面。演奏音樂的是戴着毛皮頭飾、身着傳統服飾的音樂家大家庭,一共23人,其中三個親生孩子,其餘都是被收養的,包括一個透過音樂克服殘疾的女孩。

後退主義的誘惑

教宗方濟各回顧了基督信仰在中亞的開端,在最初的幾個世紀裡,有許多福傳者和傳教士在這片土地散發福音的光芒,建立團體、朝聖地、隱修院和敬禮場所。教宗說:「在靈性和教會的旅程中,我們決不能忘記那些向我們宣講信仰的人。然而,我們要小心,不能帶着懷舊情緒向後看,仍然停留在過去的事情上,讓自己在停滯不前中癱瘓:這就是後退主義的誘惑。」

信仰,一個永遠具有現實意義的事件

教宗所說的是一種「活的記憶」,沒有這種記憶,信仰、敬禮和牧靈活動「就有消退的危險,像稻草一樣,迅速燃燒,馬上熄滅……當我們失去記憶時,我們就會耗盡喜樂。我們也失去了對天主和兄弟姐妹的感激之情,因為我們陷入誘惑,認為一切都取決於我們自己」。教宗補充說,審視過去的遺產,我們看到「信仰不是一套需要理解和做的事情,作為一個一勞永逸的固定代碼而代代相傳。不,信仰需要與生命一起傳承」。因此,「信仰不是對過去事物的美麗展示,而是一個永遠具有現實意義的事件」。

渺小和對話

面對信仰的諸多挑戰,以及生活中的難題和艱辛,看看我們的人數,在這樣浩瀚的國家,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是「渺小」和「不足」的。而福音書恰恰顛覆了數字的邏輯。教宗說:「成為微小的人、神貧的人,是一種福氣」。教宗指出,我們的人數少也提醒我們,「我們無法自給自足」;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天主和其他人,包括其他信仰的弟兄姐妹,以及每位善心人士。「只有同心協力,彼此對話和相互接納,我們才能真正作出有利於眾人的事業」。

教宗說:「這是教會在這個國家的特殊任務:不要把自己看做只是一個按老規矩做事的團體,或者覺得自己渺小就把自己關在果殼裡,而要成為一個向天主的未來開放、被聖神之火點燃的團體。」

為平信徒提供更多空間

教宗也敦促大家給平信徒更大發揮的空間。教宗說:「這對你們有好處,這樣團體就不會變得僵化和教條……在走向聖神引領的未來的道路上,一個同道偕行的教會是一個有參與感和共同負責的教會。」教宗說:「這是一個能夠走出去迎接世界的教會,因為她在共融中得到訓練。」

因此,教宗邀請眾人「成為共融與和平的男女,無論在哪裡都能播種美好」。實踐和傳遞喜樂的人,拒絕「恐懼和抱怨」,不被「教條主義和道德主義所僵化」。

在講話結束時,教宗方濟各回顧了真福布科文斯基神父,指出他一生都在照顧病人、窮人和被邊緣化的人,為忠於福音付出了牢獄和強迫勞動之苦。教宗還提及希臘禮天主教殉道者布德卡主教、扎里茨基神父和格特魯德·德澤爾神父,他們的列品程序已經展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