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在這第二篇有關愛滋病毒/愛滋病的文章,讓我們反思以往大家對感染者的態度。 與許多其他基督教徒一樣,天主教會亦廣泛地參與不同機構對愛滋病毒/愛滋病患者作全球照護,一起對抗這病毒蔓延。仿效着基督,教會也同樣以慈悲照顧所有人,特別是邊緣生存的人:如貧者、患病者、移民、難民、長者等等……對感染了愛滋病毒的人都一樣。這慈悲意味着全力消除譴責和歧視。 反對歧視愛滋病毒患者 為了愛滋病毒感染者,不少人和基督信徒是會與現存的譴責和歧視作長期鬥爭。這些愛滋病毒感染者切身體會到這邪惡的影響,就如孤單、抑鬱和內疚。菲律賓基督教會聯合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the Philippines-NCCP)一面致力於打擊「對愛滋病毒感染者要面對的歧視,一面要應付上升的感染率,部分歧視應歸咎於社會偏見。」NCCP 認為都是這個歧視,往往導致易感染愛滋病毒的人,對這病的檢測和及早治療退縮。
(本報訊)聖若瑟大學(下稱聖大)上週四(21日)於花地瑪百年顯現紀念堂舉行「2020/2021學年社區奬助學金頒奬典禮」,由社會各界多個機構及人士捐贈合共60個社區獎學金及個19個社區助學金,總額超過300萬澳門元。
文/Aurelio Porfiri 譯/何紹玲 安德烈•托爾涅利 (Andrea Tornielli) 是位意大利記者,曾為多位聖人及教宗撰寫傳記:例如聖碧岳神父、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本篤等等。最近更完成《天主的名字是慈悲》一書,這書是他和教宗方濟各訪談的成果,已在86 國發行,透過這部作品,我們分享了聖父在慈悲禧年的觀念。托爾涅利曾於多間報社及雜誌工作,例如:Il sabato, 30 giorni, Il Giornale等等。他現在是位熱衷梵蒂岡事務的記者,在La Stampa 報社工作,是梵蒂岡內部通訊網頁的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