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被遺忘的瞻禮:耶穌寶血節(1)

被遺忘的瞻禮:耶穌寶血節(1)
耶穌寶血節歷史

文:何心豫

在天主教的禮儀年曆,七月被稱為寶血月。但為甚麼呢?根據梵二前的天主教日曆,每年的七月一日是耶穌寶血瞻禮。這瞻禮於1849年由教宗碧岳九世(Pope Pius IX)設立,並在1933年耶穌聖死1900週年,由教宗碧岳十一世(Pope Pius XI)提升至一等瞻禮。

這瞻禮,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從教會年曆中被移除,跟耶穌聖體節合為同一瞻禮——基督聖體聖血節,並在聖三主日之後的星期四慶祝。這個相較近代的節日雖然只在1849年成立,但由於這瞻禮緊隨六月的耶穌聖心節,值得特別紀念和反思背後含義。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耶穌寶血節的歷史。

若翰.聖史.索爾納神父(Fr Johann Evangelist Zollner,1883年)介紹了這一重要節日的來源:「這瞻禮自十五世紀以來,在聖三主日之後的星期一於許多教區慶祝。教宗碧岳九世其後詔令普世教會慶祝耶穌寶血節,並改為七月的第一個主日慶祝。對教宗碧岳九世來說,迫害和苦難的時間早已經開始了。當時他被迫離開羅馬,逃到那不勒斯王國(又稱拿玻里王國,Regnum Neapolitanum)蓋塔(Gaeta)。他在那裡展開了長達17個月的流亡,直到1850年4月流亡才完結。流亡時,他在1849年8月10日訂立了耶穌寶血節。

當碧岳九世在蓋塔流亡時(1849年),充滿聖德的寶血傳教士第三代會長喬凡尼.梅利尼(Don Giovanni Merlini)一直陪伴教宗。梅利尼到了蓋塔時,提議教宗發願:假如他能重獲教宗國的領土,他會把耶穌寶血節的慶祝延伸到整個教會。教宗仔細考慮了這一提案。數天後,他派了他的私人告解神父斯蒂拉蒙席(Msgr Jos. Stella)跟梅利尼說:「教宗並不認為用發願約束自己是適宜的;反而,教宗樂意立即將此瞻禮擴大為整個基督宗教界的瞻禮。」當時是1849年6月30日,正是法國征服羅馬,羅馬共和國投降的日子。當年的6月30日,是七月首個主日前的第一個星期六,在那裡教宗頒佈(1849年8月10日),此後每年七月的第一個主日都應慶祝耶穌寶血節。」

這一特別慶節是教宗碧岳九世為慶祝他戰勝代表了魔鬼勢力的世俗革命敵人而設立的。其後教宗聖碧岳十世把慶節從七月的第一主日移到7月1日。教宗碧岳十一世為紀念基督贖罪奧祕的1900週年,而把瞻禮的等級提高。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耶穌寶血節的神修層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