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蓮達
《漂流的旅人:聖經視角下的外方人、移民與難民》深入淺出地探討現今移民與難民問題。作者阮文清神父以自身經歷剖白難民的苦況,從而引起讀者關注最小的弟兄。本書共十章,涉及人口販運、難民困境、戰爭暴力、氣候天災、婦女兒童、圍牆邊境、非法移民等議題。移民對各國都帶來不同的挑戰,這些漂泊不定的外方人,常遭人歧視、猜疑、壓迫、排斥、捨棄甚至遺忘。文中輔以聖經章節表述,由創世紀的亞當、厄娃起,直到宗徒被派往各地傳教,說明聖經作者皆是外方人、移民與難民。慷慨、愛德與善待他人的訓誡應當遵守,但慈悲是關鍵。每章最後的反思與討論有助於讀者深思反省,好讓我們成為天主慈悲的工具。書中亦提到信仰基督的猶太夫婦普黎史拉和阿桂拉,為了福音願意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深刻地體會接納與庇護的重要性,因而開放自己的家成為教會。不知身處澳門的你我,如何看待我們身邊的新移民、移工和外籍傳教士呢?
《創世紀》第二章提醒我們,所有人原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應當賦予人類的尊嚴來對待。教宗方濟各在通諭中更邀請並鼓勵我們重新喚起對兄弟情誼的渴望(《眾位弟兄》8)。記得有一次去外國旅行,在途中壞車,身處炎熱的道路上惟有懇求當地人提供支援。現在回想起來,曾經身為外方人的我十分感恩。對於他人的慷慨幫助,至今仍然十分窩心。回顧這個經驗,我認同作者的觀點:慈悲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