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為阻恐佈分子進教堂而喪生
巴基斯坦首位「天主之僕」為封聖開路
(綜合報道)七年前,巴基斯坦20歲青年阿卡什.巴希爾(Akash Bashir)為了阻止恐怖分子在教堂內引發爆炸事件而失去性命。自那時起,基督徒團體便舉行活動紀念他,為他祈禱,並到他的墓前獻花致敬。今天,他的列聖品申請已獲接納為「天主之僕」,為當地天主教徒封聖進程開展第一步。
拉合爾教區巴斯弟盎.蕭(Sebastian Shaw)總主教,聯同聖座駐巴基斯坦大使埃爾.卡西斯(Christophe Zakhia El-Kassis)總主教在 上月31日慶祝聖若望鮑思高瞻禮時,宣布教廷已接納巴希爾為天主之僕,為巴基斯坦這個伊斯蘭國家第一位聖人的封聖開路。
拉合爾總教區副主教方濟各.古爾扎爾(Francis Gulzar)神父在一份通告中說:「對於巴基斯坦的天主教會來說,這是美好的一天。他獻出自己的生命作為犧牲,拯救了拉合爾尤哈納巴德聖若望堂基督徒團體的生命。他是第一位被提升為天主聖民級別的巴基斯坦基督徒。」
巴希爾的父親巴希爾.伊曼紐爾(Bashir Emmanuel)接受《天亞社》訪問時表示,自己不知道兒子獲申請封聖的發展:「我的一個兒子告訴我,教堂裡會有一場特別的彌撒……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榮譽。巴希爾象徵着我們國家基督宗教信仰的力量。我祈禱一切順利,他能被封聖。」
拉合爾總教區榮休的老楞佐.薩爾丹哈(Lawrence Saldanha)總主教向團體表示祝賀,又在社交網站上說:「當有這麼多傷感的消息時,這個消息令人非常高興。巴希爾仍然是現代殉道者的典範。願他激勵和鼓勵所有年輕人。」
至於巴希爾列聖品案申請人、慈幼會士卡梅羅尼(Pierluigi Cameroni)神父接受《梵蒂岡新聞網》訪問時,講述了巴希爾的事跡:「巴希爾是一名巴基斯坦青年、天主教徒,屬於拉合爾尤哈納巴德區基督徒團體。他在一個非常樸實的基督徒家庭中長大,有機會在拉合爾慈幼會職業技術學校就讀。後來,他受聘保障拉合爾城内,尤其是在聖若望天主堂附近基督徒的安全,他以極大的犧牲精神履行這項任務,甚至為他人奉獻生命也在所不惜。他是一個非常淳樸的青年。」
2015年3月15日,20歲的巴希爾是保障聖若望堂安全小組的義工成員。梅羅尼神父說,估計當時聖堂內約有二千人:「巴希爾看到有一個人,就是那個自殺式襲擊者向自己跑來,他試圖阻止這人,因為這人的意圖是進入聖堂,進行屠殺破壞行動,隨後兩人廝打起來。」
神父接着指出,襲擊者想掙脫,就在那危急關頭,巴希爾表現了他捍衛自己的使命和信仰的決心和力量。據悉當時他說了一句非常堅强且令人心服的話,「我寧死也不讓你進入」。襲擊者引爆炸彈,導致巴希爾和另外20人死亡,襲擊還造成70多人受傷。附近的一座新教教堂同時遭到襲擊;但因着巴希爾的犧牲,令聖堂內大多數的人得以安然無恙。
卡梅羅尼神父說,基督徒社團,無論是天主教還是其他基督信仰教會團體,都在巴希爾身上看到了信仰的見證。甚至一些反對任何形式的原教旨主義和宗教狂熱主義的穆斯林,也表示認可這位年輕天主教徒的見證。卡梅尼羅神父指出,「事情發生後,一個承認巴希爾的獨特見證的運動組織誕生了。我們必須說,七年的時間,這組織越來越茁壯,經常舉行紀念他的活動,並且到他的墓前獻花致敬。」
拉合爾總教區在 2016 年恐怖襲擊一周年之際開始了為巴希爾尋求封聖。
當教會允許調查一名天主教徒的生活和工作時,將其視為列品候選人,就會給予「天主之僕」的稱號。它標誌着他或她的封聖程序正式開啟。之後的第一步是宣布候選人的英雄美德,然後教會授予他「可敬者」的稱號。第二步是宣福,之後他或她被稱為「真福」。第三步是封聖。
一般來說,對於宣福,需要一個透過祈求候選人轉禱發生且被教會接受的奇蹟,而封聖則需要第二個同樣經過驗證的奇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天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