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芷芬
記得月前手術後的假期中,感覺到自己失去了一份平衡。東奔西跑,心中少了平安,多了煩亂。加上長年不斷的耳鳴,心中不禁浮現出一些疑慮:是自己密集的工作已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嗎?曾想過讓自己停筆一段日子休息一下,然而另一邊廂,又感覺到寫作是一個帶領自己找到安穩的路途,因為內容都是環繞着天主,愈寫愈能碰觸到自己內在的生命力。而靜修院的工作,更是自己靈性生命的養分!這時,一個清晰的呼聲在內心浮現出來:「要分辨一下那些聲音是來自天主。」
為何自己內心動力會改變?是甚麼讓自己走向枯竭?是甚麼讓自己更富有生命力?這讓我回想起在團體信仰分享時,總有一股動力在吸引着我們不停地分享,那是因為我們都在談論天主!愈分享愈深入,帶出了每個人內在的生命力。天主邀請我們與祂連結,與生命連結。「但是耶穌因永遠長存,具有不可消逝的司祭品位。因此,凡由他而接近天主的人,他全能拯救,因為他常活着,為他們轉求。」(希7:24-25)
天主賜予我們心靈同伴,因為祂知道人單獨不好,看事情會很單一,會有盲點,很難覺察祂的臨在。此刻,我看到天主在不同時段派了不同的天使陪伴了我。一位天使藉體感治療將我從創傷中喚醒,另一位天使在大自然中透過全然的聆聽陪伴了我,使我能安心地抒發內心的渴望。短片靈修讓我看到自己不再需要逃避:「天主先讓我們經驗到被愛,然後去愛一些我們未有能力去愛的人。」
我把天主在我身上的奇妙工作,向同行者分享了整個故事,內心感受到一份完整。就如面對着鏡子,主透過同伴反映了我的內在,那個真實的自己,幫助我更認清自己內在的天主。這份完整的感覺代表着在主內結伴同行,會變得更安穩,是磐石的一部份,是天主的恩寵顯示在我們身上!亞肋路亞!
每天,天主以不同形式出現,而祂想我去留意,去默想,去記憶祂的足跡,好讓我知道祂和我常常在一起。「所以,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我現今在肉身內生活。」(迦2:20)
這時候,一份領悟湧現在心頭:向日葵之歌這專欄,就是見證着天主如何與我同行。篇幅長與短,讀者多與少,自己領悟深與淺,都是次要的問題。我可否容讓天主在我生命裡發言?在避靜的反省中發言,在創傷的回顧中發言,在使命的孕育中發言,在同伴的呼應中發言?我的手是祂的手,我可否把主在我身上的足跡寫下,把自己和主的愛情故事寫下?
主!在此迎接聖嬰降臨的日子裡,請容許這婢女的心靈,能化作山野中的馬槽;讓她生命中的軟弱與創傷,都成為祢願意棲息的乾草!我深切渴望能成為靜夜裡的鐘聲,陪伴着每一個朝聖者火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