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在秋季陽光充沛的一天,八旬的戴維斯神父(Father Jeremy Davies)站在中倫敦的聖堂門外,等待需要他服務的人。他冷靜、不帶感情的態度,掩蓋了他的身份──站在靈性戰爭前線的驅魔人。他的工作,在一個平日下午,在倫敦一所聖堂內閉門進行,以聖名的力量釋放被魔鬼和邪靈壓抑的人,甚至為著魔的人驅魔。戴維斯神父淡然地說:「如果天主叫我們做一項工作,他便會保護我們。」
當神父以前,戴維斯是一名醫生。1968年獲得醫生資格後,他到非洲偏遠地方行醫,遇到一些病人被古怪的東西纏繞。1974年晉鐸後,他在中倫敦工作,又遇到一些人有類似的行為。神父記得「不同類型」的求助者,他形容有些是「著魔或深受折磨的」。這份對「案主」的關心,無疑與他做醫生時的經驗相似。他以前的渴望是治療病人,現在他要為「病人」處理一些更致命的問題。
1970年代後期,他開始在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堂區驅魔。1987年,時任威斯敏斯特總主教休謨(Basil Hume)樞機邀請戴維斯神父成為教區的驅魔神父。雖然他的經驗有限,但他沒有猶豫便接受了這項新任務。隨着需求增加,他在2019年每星期都到中倫敦一所聖堂進行驅魔儀式。今天,他不再打理堂區事務,但大部分時間都要做驅魔工作。這位八旬的神父仍然十分健康和機警,氣定神閒地專心工作。他的神態舉止仍然帶着醫生對病人關心的態度,簡單來說,他有熟練的聆聽和觀察技巧。
訪問期間,戴維斯神父談及耶穌會總會長蘇薩神父(Father Arturo Sosa)最近的評論,他似乎不再相信撒旦的存在。戴維斯神父搖頭說:「不相信《默示錄》的部分內容是信仰和救贖的致命傷。《默示錄》的每個部分都是重要和必要的。相信撒旦是墮落天使,而的確成為墮落天使的首領,是神聖《默示錄》必要的部分。」戴維斯神父表示,蘇薩神父的觀點是「完全違反聖言和天主教信仰。這證明人們在現代思想的進程中,可以沉溺很深」。他補充:「如果他真的這樣說,是把自己放在教會的共融之外。我會問他(蘇薩神父),這個信念如何得來。」
戴維斯神父在萬聖節前接受訪問,當時倫敦的商店充滿節日裝飾、道具。他清晰地說出兩個與萬聖節相關的危機,兩樣同樣危險。他說:「他們(慶祝萬聖節的人)由遊戲開始,但這可以誘導人不信魔鬼和邪靈的存在,變相失去基督信仰。對這些事情的輕率是致命的,以魔鬼是假的為藉口,與他玩樂,就是讓魔鬼進入。」他解釋,對玄學的不良興趣,以致著迷,也可以引致「魔鬼勢力入侵」。
他又指出,接觸玄學不需要很深入,也足以致命,任何對玄學行為的容忍,都是「謊言之父」──魔鬼可怕的欺騙。戴維斯神父認為這些行為沒有程度的分別,所有行為都是犯罪,就如其他罪惡,使靈魂遠離天主的愛。神父說,不單是玄學會使魔鬼進入人的生命,每次犯罪,特別是與超自然和大罪相關的罪惡,例如墮胎和色情物品,以及所有違反自然的事,都會使魔鬼進入或停留,最終破壞靈魂。
儘管慶祝萬聖節的氛圍每年增加,戴維斯神父卻看到當中的機會。他說:「萬聖節是個好機會,去教導信仰和幫助我們所有人,特別是小孩,去明白魔鬼的真實性,以及基督和教會的真理。」他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以天主的說話教導人反對這節日,把基督帶給其他人。
1970年代開始,驅魔人成為奇幻電影的題材。1973年電影《驅魔人》(The Exorcist)打破全球票房紀錄,因而發展了這個電影類型及相關的俗套橋段。不用多說,大部分驅魔電影都是不準確、令人激動,卻容易被忘記的。現實中,戴維斯神父沒有引起轟動,在忙碌的倫敦街道上,別人只把他當作普通人。
戴維斯神父開始驅魔的時候,倫敦只有很少數神父會驅魔,驅魔神父之間也很少聯繫。30多年過去,隨着服務增加,英國及全球驅魔神父之間的溝通也加強了。1990年,戴維斯神父、阿摩特神父(Father Gabriele Amorth)和另外四位神父創辦「驅魔人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atholic Exorcists),每隔一年在羅馬舉行國際會議。另外,在英國工作的驅魔神父也有國內會議。在倫敦,驅魔神父定期會面,協調他們的工作。堂區驅魔神父的身份只會向需要他們幫助的人透露。這些神父及協助他們的平信徒的工作,都不是公開的。
需要戴維斯神父協助的人來到了,神父離開之前,記者憶起一位離世多年、神聖的神父,曾經在倫敦街頭說,這裡「充滿魔鬼」。戴維斯神父回應說:「這是真實的。」他便推開聖堂的門,再一次開始他的工作。
來源:NC Register,K.V. Tur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