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筆在言】安貧樂道,流連忘返

文:Joshua Un

「安貧樂道」這個成語出自《文子.上仁》,是道家的經典之一。原意是形容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處世態度。不是消極「躺平」,而是不被現世的價值所束縛,從而可以安然地面對和處理生活中種種的挑戰。我們只滿足於這種境界的生活嗎?世間是讓你流連忘返的地方嗎?作為基督徒,在這變幻莫測的塵世中,我們追求甚麼呢?我們想停在哪裡?

物質生活曾迷倒了許多人。人在當中尋求慾望上的滿足,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固然,力爭上游,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一件積極的事。卻不知道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人忘記了初衷,讓物慾、權力、利益牽着走。有人不甘寂寞,唯有燈紅酒綠,管線嘈雜之後,才願散席回家。他們會在那些地方流連忘返,但一覺醒來,那份空虛依然存在。物質生活根本滿足不了人靈魂上的需要。值得靈魂流連忘返的地方根本不在那裡。

天國必然是我們嚮往且願意永遠停留的地方。可是我未曾到過,我不能說那就是靈魂流連忘返的地方。但我相信,那裡就是!至少在參與避靜時,那份不願離開的感覺是真的。因為在避靜期間,我的焦點是祈禱,找天主。正是在祈禱中,我發現我需要天主,我缺乏和天主相處的時間。我看似找不到祂,我「貧」於天主!當我發現我缺少那份依賴天主,尋求上主的渴望時,我找到這裡——靜默中與主相遇的地方——是值得流連忘返的地方。因為有一樣東西吸引着我,那就是天主的臨在。然而天國就是一個永遠與主相住的地方。所以越是渴望越深,越是覺得單靠一己之力無法滿足時,你和天主的關係開始加深了。

「安貧樂道」可以是我們生活的準則。但作為基督徒,這還不足夠。順應世間的挑戰,安然處理問題是基本的態度。但靈魂的渴望不能靠「安貧樂道」而得到滿足。靈魂流連忘返的地方在哪裡呢?我們的靈魂的渴望要在哪裡得到滿足呢?這看似是在祈禱中才能找到答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