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家庭聖人」若瑟(2)

文:甘天霖神父(聖母聖心愛子會)
譯:陳靜怡修女(聖吳甦樂會)

瑪利亞訪親:向長者請益

瑪利亞邊哭邊跑,決定前往猶太山區去找表姊依撒伯爾。她只能與依撒伯爾討論,或許只有後者能夠理解她的棘手難題。我們經常認為瑪利亞訪親是去協助年老有孕的依撒伯爾。然而她在探訪三個月後就回去的事實指出另一個不同的故事。瑪利亞在依撒伯爾生下洗者若翰之前就已離開。當然,瑪利亞訪依撒伯爾,以及耶穌和洗者若翰在各自母胎中互相問候,其情節本身就是充滿懸疑的神聖故事。年長的依撒伯爾甚至在瑪利亞開口向她提及有孕前就稱後者為「主的母親」。針對自己的困境,瑪利亞從長者處獲得忠告和支持,以及繼續的勇氣。

若瑟不願公開羞辱:顧及對方尊嚴

至於若瑟,對他而言,瑪利亞因另一位「男朋友」而失足,是嚴重冒犯的問題。我們發現人們在情緒激動時刻經常做衝動的決定,像是扔掉訂婚戒、分手或斷絕關係,施暴而傷己或傷人。對照之下,讓我們看看若瑟在這艱難時刻如何設法保全瑪利亞的尊嚴且顧及她的面子。這位未婚妻可是令他心碎的人!面臨這樣的難題,若瑟展示了真正的男子氣概。若瑟並沒有試圖公開破壞瑪利亞的形象,也不願意破壞她的生活,因而決定私下與瑪利亞離婚。這一點顯示他多麼地高尚,其人格真像金子一樣閃耀!

若瑟尋求天主旨意守護家庭完整

若瑟的困境在睡夢中獲得了光照。他原非毫無打算、庸庸碌碌的人。在此,他有所打算:和瑪利亞離婚。他關切的是如何優雅地做到此點。當若瑟考慮和瑪利亞私下解除婚約,不打算公開原因,為顧及瑪利亞的面子時,若瑟顯露出高尚的人格。然而,他夢見即將誕生的孩子是「天主子」。若瑟做夢意味着他蒙受光照,明白瑪利亞是「聖善的」,而孩子具有「天主性」。他的認識來自於受到天主的啟示。普遍來說,人們認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若瑟可能已經為這樁婚姻遇到的難題憂慮好長一段時間了。但在此重要的是:無論清醒或沉睡,若瑟都習慣於和天主商量,向祂請示。因此夢,他意識到即將出生的孩子是「天主子」,需要一個地上的家庭供他成長。因此,若瑟決心接受瑪利亞。

若瑟教耶穌抉擇的標準:天主的旨意

若瑟對天主的順服展現在分辨的過程中。他的想法是決定與瑪利亞離婚,但天主的勸言是接納她。天主的決定完全相反於他的計劃和決定,但是若瑟順服於天主。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制定計劃和作決定,並努力相信和解釋那是天主的計劃。事實上,我們並未與祂商議,向祂請示。而若瑟確實徵詢了上主的意見,並讓天主的旨意成為他的計劃,即要違背他自己的意願!這就是若瑟的服從。他可能多次將這事件說給耶穌聽。十字架時刻臨近,耶穌也與祂的「天父」商議和請示,且在「流血」般的痛苦中做出決定。祂曾希望能免除痛苦之杯,想要逃離十字架。但是他這樣祈禱,如果天父的旨意是祂必須受苦和死亡,那他會這樣去做,即使須違背自己的本性。那天晚上,祂做出決定,遵從天父的旨意,一如既往。耶穌的服從可能是從若瑟那裡學到的。聖經曾間接提及這一點,指出:耶穌在納匝肋生活時服從了祂的父母(路2:52)。

待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