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芝加哥藝術家以樂高積木建造梵蒂岡城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在芝加哥工作的樂高藝術家畢利亞(Rocco Buttliere)花了500多小時構思和設計,並用超過300小時砌成迷你梵蒂岡城。這不是第一個以樂高積木製作的大型梵蒂岡模型。2015年教宗訪美前,一位賓夕法尼亞州神父用50萬塊樂高積木砌成聖伯多祿大殿及廣場,但畢利亞可能是第一人以樂高積木建造整座城。

這個1比650的梵蒂岡城模型用了超過67,000塊樂高積木、1,300個獨特部件製作,面積約1.3米乘1.7米,可以放在標準的乒乓球桌上。畢利亞表示,梵蒂岡城令人驚嘆的遺產啟發他以樂高積木砌出整個國家。梵蒂岡並不是他的第一個宗教模型,他在巴黎聖母院大火後的一天,建造了巴黎聖母院,但這是他第一次建造整個國家。2019年他以66,000塊樂高積木重現「永恆之城」羅馬,作品名為「SPQR」,當中包含著名的希臘羅馬式設計。畢利亞指這次製作有助他建造梵蒂岡城。

2019年11月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前,畢利亞到羅馬和梵蒂岡旅行,看到這地區的歷史、建築風格和文化。在疫症爆發以前,他經常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樂高展覽,展出他的大型世界地標和景觀作品。可是去年三月,多國封城,他的計劃需要改變,他便開始製作梵蒂岡模型。

畢利亞利用電腦輔助設計程式、3D模型、衛星影像和歷史參考資料,開始建造梵蒂岡城。城內有數百座過千年歷史、設計不同的建築物。要用樂高積木砌出橢圓形的柱廊、精細的石造建築、傾斜的花園和建築物等,全靠設計師的創意。畢利亞表示:「你在運用部件時需要創意。長方形或正方形的東西比半球形更難重現。」雖然這位年輕藝術家製作過超過50件模型,畢利亞指他用了很多從未用過的部件。他說:「這常是一個學習過程,不只是倉促的努力。每方面都完全不同。」

他由聖伯多祿大殿和廣場開始,他認為這是整個景觀最重要的部分。他複製了著名的大圓穹頂,也有其他獨特的元素。教宗方濟各主持公開接見活動的保祿六世大廳,有波浪形的頂蓋,畢利亞在牆上加入樂高《星球大戰》系列中岡根人的盾牌;深紅色的瓦片就代表教宗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的宗座宮殿窗口。象徵慈母教會雙臂、由貝爾尼尼(Bernini)設計的柱廊頂部,則站着細小的白色人形模型。雖然在製作上遇到困難,但畢利亞認為過程充滿樂趣。他要運用創意,以樂高積木重現梵蒂岡花園內傾斜的山坡。

十年來砌出多座複雜的建築物,畢利亞現在集中製作地標模型。他由個別的地標開始,包括摩天大樓、城市建築物和雕像,好像巴西的救世基督像和杜拜的哈利法塔。後來他開始建造橫向、更闊和更複雜的建築物,例如美國的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倫敦眼、西敏寺和中國的紫禁城。畢利亞表示,他享受作品帶來的教育意義。很多人能夠認出地標,但很少人親身看過這些地標。他說:「你可以跟來看展覽的小孩和家庭分享。談論這些地標的歷史和景觀很有意義。」畢利亞希望觀賞這座迷你梵蒂岡城的人可以重新欣賞、尊重和明白梵蒂岡城不僅屬於一個宗教或群體,而是所有人共同享有的文化遺產。

他也希望以樂高積木,這個不少人的回憶,來啟發觀眾。畢利亞指,當觀眾發現作品裡的積木是他們小時候擁有的,會令他感到更有意義:「這超越了地標本身的意義,令人聯想到兒時回憶。那些部件不單止對建築者有意義,而對觀眾也忽然有了意義。」

畢利亞跟很多人一樣,小時候經常砌積木。在芝加哥伊利諾理工大學修讀建築,2017年畢業後,他便全職製作樂高模型,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展覽展出。雖然他沒有透露下一個項目,但他表示會繼續創作,接下來的作品將會同樣富有歷史意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