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20年是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頒佈《「生命的福音」通諭》25周年,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將於12月12日下午3時,假聖若瑟修院聖堂舉辦《「生命的福音」通諭》25周年紀念活動──瓜達盧佩聖母紀念日感恩祭暨《在疫症下對生命的省思》座談會。
Year: 2020
望厦聖方濟各堂舉行入門聖事 將慶祝堂區主保節將臨期退省
(本報訊)每年逢主基督復活大慶節前夕或主日,本澳各堂區皆舉行隆重的聖洗禮儀,今年由於新冠疫情關係,故各堂區將聖洗禮儀延後,在不同日期舉行。
海星中學六十五週年校慶系列活動
(本報訊)12月8日為海星中學建校65週年,為迎接學校的生日慶典,海星中學籌劃了一系列精彩萬分的活動。 12月3日下午,該校將舉行校慶彌撒,揭開這次校慶活動的序幕,祈求天主保佑該校接下來的活動都能順利舉行。
2020年12月份泰澤共融祈禱會
讓我們以一份專注的心,投入於準備救主耶穌再來。歡迎你與我們一起,透過祈禱、靜默,與主相遇。2020年度最後一次的泰澤共融祈禱會將於12月4日(星期五)晚上八時,在教區青年牧民中心三樓活動室進行,歡迎各位主內的弟兄姊妹參與。
教宗出版新書《讓我們再次夢想》 為了更好的未來,新冠疫情是「顯現真理的時刻」
(梵蒂岡新聞網訊)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彷彿陷入迷宮一般,找不到出路。這是一場真正的惡夢。但無論如何,持久的危機狀態敦促我們不要停滯不前,即使危險重重,如同在每個迷宮裡會發生那樣,常會遇到死路。教宗方濟各運用了這個圖像來描述當前處境,並勉勵信友們跟隨聖神「召叫我們走出自己」的聲音,從而找到指引出口的一條線路。而最糟糕的情況是「我們顧影自憐,迷迷糊糊地兜圈子,總是走不出迷宮」。為了走出迷宮,只有一條出路:放下「自拍」的文化,走出去與他人相遇,因為我們周圍的其他人「能幫助我們找到出路,付出最好的自己」。教宗方濟各在接受英國記者艾夫賴格(Austen Ivereigh)訪談時,闡述了以上要點。這次訪談內容已集結出書,名稱是《讓我們再次夢想》。
教區級世青節將改在耶穌基督君王節舉行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22日)主持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後,親切問候了在場和透過媒體參加禮儀的信友們,特別問候了在場的巴拿馬和葡萄牙代表團的青年們,這些青年在彌撒結束後立即舉行了十字架和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的交接儀式,這兩件是世青節的象徵物。教宗說,「在2023年走向里斯本的朝聖旅程上,這是邁出的重要一步」。
為遏制疫情 法國暫停公開彌撒至12月1日
(梵蒂岡新聞網訊)目前的衛生狀況不允許今天恢復公開舉行宗教活動。法國總理卡斯泰(Jean Castex)上週一(16日)接見該國主教團主席德穆蘭博福爾(Éric de Moulins-Beaufort)總主教和秘書長德威勒蒙(Hugues de Woillemont)神父,以及其他宗教信仰代表時如此強調。為了遏制第二波新冠疫情的傳播,馬克龍政府實施新的限制性措施,自11月3日起暫停有信眾參與的禮儀。隨後,法國最高行政法院證實了這一決定,駁回了主教團提出的要求。
新聞簡訊
聖座統計報告:非洲和亞洲司鐸人數在五年内持續增長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2018年教會統計年鑒》公開出版之後,聖座中央統計處對2013年至2018年出版的教會統計年鑒中司鐸人數的變化進行了分析,該分析報告顯示,雖然在這五年間司鐸總人數有所下降,但是非洲和亞洲晉鐸人數卻持續增長。
羅馬聖梯完成二十年修復 為疫症帶來新意義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羅馬聖梯小堂(Sanctuary of the Holy Stairs)經過20年、獲得數百萬元資助,終於完成修復工程。小堂原定於今年聖週期間隆重揭幕,但疫情令揭幕禮需要延遲。同時,持續的疫情重新喚起聖梯代表的重要意義,就是在痛苦的時候,尋找力量和恩寵。
【徐光啟的靈修生活】(2)皈依天主教:與耶穌會士的相遇
文:段春生神父 提到徐光啟皈依天主教信仰的過程,就不得不提到三位耶穌會會士,他們是郭居靜(Lazzaro Cattaneo,1560-1640)、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羅儒望(Jean de Rochia , 1565-1623)。徐光啟與這三位傳教士的相遇相交,對他的靈魂觸動很大,他們對於徐光啟皈依天主教信仰,以及他日後的實踐信仰起到了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