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耶路撒冷總主教:當每家庭一起祈禱時,耶穌便臨在

文:Judith Sudilovsky,天美社

耶路撒冷拉丁教區宗座署理彼撒巴拿(Pierbattista Pizzaballa)總主教上主日(12日)主持復活節主日彌撒時稱,因為信友們未能以團體的身份參與彌撒聖祭,令他們意識到自己有多懷念參與那「戰勝死亡的愛的盛宴」。

總主教邀請信友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期間,要以一家人般祈禱,並強調這教會家庭祈禱的重要性。聖墓大殿(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上月25日起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對外關閉,而對上一次關閉,就是1349年的鼠疫流行病(Bubonic Plague Epidemic),亦被稱為「黑死病」。

彼撒巴拿總主教以此帶進主題:「很多個世紀之前[聖堂也都關閉],當時的基督徒都是在家中唱歌和祈禱。現在, 我們處於類似的情況,聖堂關閉了;但我希望和渴望,至少現在我們能像以前一樣在家中祈禱。耶穌說:『因為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20)通常,都是我們去聖堂見耶穌,但若我們在家中祈禱,耶穌就在那裡。」

總主教以阿拉伯文為當地基督徒主持彌撒聖祭,全程於巴勒斯坦電視台及各社交媒體平台與網站直播。又因新冠肺炎的緊急防疫措施,座堂中只允許數位神職人員共祭。

彌撒開始前,總主教先向在場及網上的參加者問好,並表示,儘管無法親身地共同慶祝,但仍要一同因復活節而宣告喜樂。

他又分享到,自己較早前於聖墓大殿獨自祈禱時的失落;因為,每次他在那裡祈禱時,總會被許多信友及朝聖者陪伴着,一同慶祝復活節。傳統上,聖墓大殿被認為是耶穌基督被釘死後安葬,並死而復活的地方。

「這令人難過,因為[聖堂]空空如也。為此,我把人們的訴求與希望,帶到我的內心。當我來到髑髏時,我心中所有的堂區教友;當我來到聖墓時,我也是帶着他們的訴求和希望。我也帶着所有的訴求,包括:約旦人、以色列人,特別是遭受苦難的巴勒斯坦人,以及所有屬於這裡的基督徒。」

在他的講道中,彼撒巴拿總主教指出,在當前充滿恐懼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人們無法慶祝逾越節三日慶典(Triduum),這令他們更意識到自己的脆弱性與局限性:「我們發現,無論有多敏銳和發達,人類的創造力都不能保證救贖。有關生死、有關我們的身份……這些重大問題再次於我們心中浮現。我們知道,『救贖』一詞不僅與科學解決當前重大問題的能力有關(無論如何,一些我們都渴望和感激的東西),但它首先與人類自然中的奧秘聯繫在一起,而我們也無法完全擁有。」

總主教續說,只要有人尋找,耶穌臨在的標記能隨處可見。

聖地的宗主教及首領上週五(10日)撰寫了一份復活節文告,提到在死亡與痛苦中,復活節的慶祝,也是對天主臨在及耶穌戰勝死亡的一個保證:「[耶穌的]復活呼籲我們人類大家庭要走向一個更新和邁向未來的時期,要擺脫壓迫、歧視、飢餓和不公義。我們目前作為有信仰之人的責任,就是向那些悲傷者和康復者提供慰藉,為患病者和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作為基督徒、作為基本的人,我們的使命就是在這場全球疫情中,互相支持,並繼續為所有人祈禱。」

來源:《天美社》,《號角報》編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