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shua Un
本堂於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月5日,由副主任司鐸萬勵文神父及堂區傳道員帶領28位兄弟姊妹前往以色列聖地朝聖。透過親身臨在耶穌出生、傳教、死亡及復活的地方,讓大家深化信仰,亦加深對聖經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在這11日朝聖旅程當中,每位朝聖者都放下了在澳門的日常工作,將焦點放在了耶穌基督上。正正是這份經驗使朝聖者能夠與主相遇,加深自己與主的關係。而透過這關係使人不斷去尋找天主的召叫,從而放下自我,與主結合。
在朝聖當中,我們走遍耶穌的足跡,從耶路撒冷穿過納匝肋,一路去到加里肋亞。因為冬天是以色列的雨季,聖誕也是朝聖的旺季,所以出發前大家都擔心行程的安排是否會受阻。或許,這令我們明白天使對牧童說的第一句話:「不要害怕」。害怕時常是因為人過分的擔心而存在,但事情總是向前發展,總要面對,作為基督徒,我們有的是希望,而這份希望正正是聖誕給我們的最大信息,而希望的內容是主來到了,我們要學會依靠祂,亦提醒我們,生命的終點是天國。所以我們一行28人懷著這份「害怕」,來到了聖地,但感謝天主的垂顧,一路上所有的行程也十分順利。
在最後四日,我們在2019年最後一日去到納匝肋,當日我們一團共有五對夫婦在加納婚宴堂重宣婚姻誓約。有趣的是,雖然在這簡單而隆重的禮儀進行當中,我們沒有準備得很妥當,禮儀的流程上也有少許瑕疵。但這或許就是婚姻生活的寫照,因為在世間哪裡會有「完美」呢?最後,與當地阿拉伯人共聚一堂,歡度跨年倒數。一到十二點的一刻,全納匝肋城煙花四放,連第二天探訪加爾默羅的隱修女會院時,修女也說到:「昨晚的煙花真的很美!」
最後大家都懷著一份不捨的心離開聖地,不捨因為不想放棄曾經嘗過的好。這就是朝聖的經驗,也是朝聖的本質。在聖地的時間,透過每天的彌撒、祈禱和閱讀每個朝聖地相關的聖經內容,人自然地就感受到一份快樂,一份團體共融的快樂,一份與主相遇的快樂。有這份快樂的原因,正正就是人離開了熟悉的環境,放下固有的習慣,打開自己去擁抱現狀,感受生活的中真善美。亦也是這個時候,心靈也打開了,也經驗到天主的那份真善美,因此這份快樂的感覺由此而生,亦讓人想一直停留在這感覺當中。也同樣見證了聖奧斯定說的:當天主造人時,在人的靈魂裏留下一個像天主的形狀一樣的破洞,因此只有當人找到天主時,才能彌補心靈的空缺。
最後,我們要把這份在朝聖中初嘗到的「快樂」和與主相遇的經驗,在心中繼續深化,亦是提醒自己,一段新的朝聖之旅已經開始了,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作基督的見證者,讓更多的人追隨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