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tor Teixeira
譯:余漢釗
脫利騰改革了天主教會,讓她更強大及更穩固,但亦因此引誘人想脫離羅馬而成立自己國家的教會。那正是十七世紀專制政權最高峰的年代。加利剛主義(Gallicanismus)亦在此時興起,而此風也吹遍了其他角落。這觸動了羅馬及教宗的管治問題。加利剛這名字來自高盧(Gallia),羅馬人年代對法國的叫法。這是十五世紀時候、根據法國的習慣法而產生的分裂傾向的一個概念。在十七世紀,法王路易十四按照絕對王權擁護者博須埃(Jacques Benigne Bossuet, 1627-1704)的理論而創立的。
加利剛主義基本上是專制極權,政治性多於宗教的。所有權力都應服膺於國王,這樣才能保障到子民的幸福。說得清楚一點,天主教神職人員在法國的天主教會都遵從了這教導,順從政府。為此,他們於1682年發表了一份宣言來表達加利剛主義的概念,相信該宣言是出自博須埃手筆——神職人員的宣言(Declaratio cleri gallicani)。該宣言主要分為四點:1、在處理世俗的事務上,國王是獨立於羅馬教廷的。2、教會會議至上,該會議的決定是高於教宗。3、教宗應尊重法蘭西王國的規則、習慣及法律。4、雖然教宗在信德的問題上有着重要的權力來頒佈法規,並令整個聖教會甚或個別教會執行,但教宗的判決權力並非不能舛錯或更改的,因為是需要[整個]教會同意的。教宗的法令必須要法王或法國議會同意才可執行。這就是1682年5月19日,法王路易十四在法國神職人員面前公佈的「加利剛自主權」宣言。同樣的論調在法國大革命時代、於1790年7月12日通過的「神職人員的公民組織法(Constitution Civile du Clergé)」正式實施。
為了避免分裂,教會採取了較温和的手法,而沒有絕罰或採用其他激烈的方法。因為無論如何,法國都是基督信仰體系內的基石。從1690年至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1869-70)期間,羅馬方面只謹慎行事,當然是因為沒有取得一致同意的情況。加利剛主義在那屆大公會議所發出的《永恒的牧人》(Pastor Aeternus)教會憲章裡受到了譴責,而事實上在會議之前,法國的主教已公開反對加利剛的信徒。該屆會議有關「教宗不能錯誤性」的定論成為了信理,及判定加利剛為錯誤的。不過,這派理論從未消失,而且並不單是在法國呢。
國家教
加利剛主義是一種包括了文化、社會、組織及禮儀的運動,由法國神職人員所倡導並受法國王室所支持。直接地說,它並不是真正的異端,只是偏離了教廷的領導,其目的是在王權至上的年代削弱教廷的勢力。其實這趨勢一路以來都在基督宗教國家中存在,只不過在法國迴響更大而已。在十三世紀的時候,教宗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ius VIII, 1294-1303)與號稱美男子的法王腓力四世(Philippe IV, le Bel, 1286-1314)為此問題亦發生過爭執,因法王未知會教宗的情形下,向神職人員征重稅,引致羅馬方面的干預。教宗下令把法王施以絕罰並重申教會權力高於俗世。但後來卻出現教會會議至上的理論,這理論是偏袒加利剛主義的,並主張法律上的問題,主教及神職人員是無需要有教宗的批准的,因為他的權力是由天主所賜予的,亦無需要其他教宗的介入。加利剛派人宣稱,他們的主張在中世紀時已廣泛地被接納。
皇權至上主義是擁護君主的力量,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所以支持加利剛主義,強調自己是獨立於教廷的,而教廷只是處理信德方面的事情。1682年的宣言宣稱法國教會的傳統習慣不是羅馬可以修改的,也就是加利剛派最主要的聲明。這是教會繼楊森派之後,經過了脫利騰大公會議(1545-63)在法國所遇到的最大風暴。雖然大公會議給了革新的神修,但法國仍要碰上這些偏離正道的傾向思想。
加利剛的頂點出現於號稱太陽王(Le Roy Soleil)的法王路易十四執政的時候,他的名句「朕即國家(L’ Etat, c’est moi)」讓他認為甚麼都是受他控制的,連教會及教宗都是,巴黎與羅馬間的關係日益惡化。他的皇權至上顯現在教會上,且看以下的例子。1680年的時候,巴黎市郊的一個女修道院準備推舉一名新的院長。路易十四知道後,立即指派一名修女去擔任院長一職,但這位院長卻是屬於另外一個修會的,引致該修院的修女們的反對,並向教宗依諾增爵(Innocentius XI, 1676-89)投訴,並得到他的同意下進行正常的推舉。但教宗的詔書卻被法國議會所推翻,而法王則召開了全體法國神職人員大會,該次會議於1681年至1682年期間進行。法王及某些主教對教宗不斷干預法國教會事務表示了很大的不滿,教宗依諾增爵與法王之間的爭執令羅馬與巴黎間的關係陷入低潮。
路易十四對教會的挑戰罄竹難書,一如在加利剛這事件上,忠於國王的神職人員認為教宗的干預是違反了1516年教宗良十世(Leo X)簽定的協議。因此,博須埃主教撰寫四條限制教宗在法國權力的條欵。博須埃是一名虔誠及熱心的主教,但亦是一個崇拜路易十四的人,是他提倡了法國皇權至上的。「一切權力完全是集中於國王一人身上的,除他之外,沒有其他權力可與之比較。他的權力並非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天主的。天主立了他為王,並以祂的名來統治世界,除了對主以外,他無須向任何人交待。他的子民應要聽命於他及尊重他。反對他的的人就是反對天主。」一如加利剛主義所說,皇權是至高無上的。但是,亦是路易十四本人逐漸擯棄加利剛主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