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聖家節三鐘經 「在接受福音的道路上,父母和子女應彼此扶助」

(梵蒂岡新聞網訊)普世教會今年於12月29日慶祝聖家節,教宗方濟各在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中,談到今日世界上的父母和子女,尤其是那些經受困窘和痛苦、因壓制、暴力和戰爭被迫離開故土的家庭。

教宗首先談到聖家,説明家庭的成聖是「天主的恩典」,同時也是「自由和負責任地接納天主計劃」的結果。納匝肋聖家就是一個典範,這個家庭完全樂於接受天主的旨意。在這個家庭中,耶穌、瑪利亞和若瑟都以各自且「和諧一致」的方式回應了天主的旨意,他們彼此幫助來發現這個旨意。瑪利亞蒙天主召叫成為祂的母親,並因着順從毫不遲疑地稱自己是天主的「婢女」。

「耶穌日後對瑪利亞的稱讚,不僅因為她是自己的母親,更是由於她對天主的服從:『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路11:28)。當瑪利亞無法完全理解身邊所發生的事件時,她便默存心中,省思和敬慕天主的創舉。她在十字架下的臨在就是這完全奉獻的體現。」

若瑟為何又能接納和承行天主的旨意,從不予以阻撓呢?教宗解釋道,若瑟在《福音》中「從不出聲,只是順從地行動」。他是個默默服從的人。在當天的《瑪竇福音》中,他三次聽從上主的話,逃亡埃及,然後又返回以色列(參閱瑪2:13-15; 19-23)。

「透過天使,在天主的引領下,若瑟使全家免遭黑落德的威脅,家人因此得救。就這樣,聖家與世界上所有被迫流亡的家庭分擔命運,與所有因壓制、暴力和戰爭而被迫離開故土的人團結一致。」

聖家的第三個人物是耶穌,正如聖保祿所言,在祂身上不存在「是」而又「非」,而只有一個「是」(參閱格後1:19),這反映在祂塵世生活的不同時刻。「在聖殿中,耶穌向因尋找祂而焦慮的父母回答說:『你們為甚麼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路2:49)。祂也不斷地重復說:『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祂的工程』(若4:34)。祂在橄欖園祈求道:『我父!如果這杯不能離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就祢的意願罷!』(瑪26:42)。」

介紹了納匝肋聖家的成員之後,教宗強調聖家「對天父旨意作出了和諧一致的回應」,是今日父母和子女的楷模。教宗說,聖家的三名成員彼此幫助來發現天主的旨意,因此,今日的家庭也有一項特殊任務。

「我想知道:在你的家庭中,你是否曉得溝通,還是如同飯桌前的孩子們那樣,每個人捧着手機在聊天?在這個飯桌上那麽安靜,好似參加彌撒那樣。但他們彼此沒有交流。我們必須恢復在家庭中的交談:父親、母親、子女、祖父母及兄弟姐妹應當相互交流。這正是今天聖家節要完成的一項任務。」

教宗最後祈願,讓聖家成為我們的典範,「好使父母和子女在接納福音時彼此扶助,因為福音是家庭成聖的基礎」。教宗祈求家庭之后聖母瑪利亞保護所有家庭,尤其是那些「遭受痛苦或困窘」的家庭。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