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台訊)英國於6月底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後,仇視歐盟移民的案件激增。為此,英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尼科爾斯(Vincent Nichols)樞機、聖公會首席主教韋爾比(Justin Welby)、猶太教經師長米爾維什(Ephraim Mirvis)和穆斯林領袖里茲維(Syed Ali Raza Rizvi)聯合發表一封公開信,寫道:「在不穩定的時代,人們本能地渴求熟悉的事物。但這種恐懼決不能助長『對他人』的不信任。」這封信函於7月1日刊登在倫敦《泰晤士報》上。
五月特別讓人想到感動和溫馨:「五月天氣晴和,花卉芬芳,草木茂盛,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聖教會把五月中定為聖母月,其意義也是非常深長:聖母始孕無玷,諸德純全,在一切受造物中最美、最純全的。」
(本報訊)母佑會愛倫青年中心義工團一行20人,在團長吳如琴修女,秘書勞永聰帶領下於8月15至8月18日前往台灣參觀明愛總機構,並探訪明愛多元性的組織及與明愛義工們進行交流,了解當地各義工團體的服務精神,運作模式和服務對象,從而把「新」的服務概念帶進愛倫義工團中,加深了有關義工服務的最新資訊和領域。 是次台灣之旅可謂收獲甚豐,透過今次的交流、學習,義工團明白到在進行服務前,應加強對有關服務對象的了解、對服務中的活動組織規劃,好讓活動的流程順利進行和收效。義工團更了解到,應主動擴大服務的範圍和對象,特別對各種弱勢群的關顧,讓更多弱群可從義工團「愛的服務」中感受到人世間守望相助之情。義工團更明白到建設良好團隊架構對義工團發展的重要性,有助義工團各成員更緊密地相互合作、共同投入,彼此發揮最大的能量,期望使弱群中的人士更能受惠,使愛的圓環彼此緊扣起來。 為使愛的音訊洋溢於寶島,義工團遂進行了四項愛心探訪…包括明愛盲人機構,天主教八里安老院,雙連安老院,少年培力園,甘樂文創等。 在此特別介紹甘樂文創獨特之處是活化人文藝術以發展自身社區為目的。愛倫義工從而學習到如何融會愛倫義工力量展現於澳門社區中。 透過今次台灣學習交流之旅,成員均表示獲益良多。團員洪豪傑表示,在是次交流中了解到如何組織義工團隊,發揮成員間之動力、以遊戲的技巧,關顧的服務中放入正能量。另一位團員黃俊偉表示,今次台灣之旅讓他更了解義工無私服務的意義,就是活化自己的服務精神帶入團體中,使這種服務精神得以在團體中傳承下去,為服務人群。總言,是次台灣學習交流之能獲益良多,實有賴教青局及愛倫恩人的贊助支持,在此送上無限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