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使用疫苗的問題往往是輿論公開論壇上備受爭議的核心。近數月來,本部就有關對抗「嚴重急性呼吸綜合性冠狀病毒-2」(SARS-COV-2)引發的「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疫苗使用問題,收到一些要求提供指引的請求。這些疫苗在研發和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兩個來自上世紀墮胎胚胎的細胞株組織。與此同時,主教、天主教團體和專家們在大眾媒體上發表了不同,而且有時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聲明,引致人們質疑使用這些疫苗的道德性。
教區教理培育委員舉辦的「天主教教理(卷三上)——在聖神內的生活」2019課程,於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晚圓滿結束。本期課程共10堂課,課題選自《天主教教理》卷三的內容,即有關基督徒倫理生活的內容,分別由四位導師講解以下主題:人位格的尊嚴、自由、行為和情慾的道德性、良心、德行、罪過、道德律、人的團體、恩寵與成義、教會——慈母與導師。本期課程共有49位學員,當中有19位達100%出席率獲澳門幣三佰元現金回贈。學員對此課程都有很正面的回應,雖然有些課題比較艱難,但對於宗教教育、傳道職務以致個人的信仰成長,都有幫助。許多學員也表示,於本期課程得著最大的課題為「自由」、「罪過」和「恩寵」,而這些課題,都與基督徒倫理生活息息相關。
文:梁展熙 乙年耶穌受洗節 隨着我們今天慶祝耶穌受洗節,聖誕期也正式宣告結束。今天的慶典,接續我們在上主日——主顯節——所慶祝的天主在普世的臨在,並在耶穌受洗的一刻向人類歷史宣示的默西亞使命中認出這份普世性的臨在。某程度上,耶穌受洗節可說是整個聖誕期的訊息的概要:那在我們中間誕生的,就是那位把公義的許諾與希望的實現帶給全人類的天主之僕。今天的禮儀選讀為我們帶出了三個主題。首先,天主之僕乃是萬民的光明與希望。接着,這位僕人的使命是面向普世的,並呼喚整個世界來回應祂。最後,耶穌的洗禮向世界宣示祂就是這位面向普世的天主之僕,並確認祂就是天主所喜愛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