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讓生命瀟灑地老化】(1) 年老的意思

由這期一連四篇,我會談談現今變老及老齡的問題。

當我還是一個年輕成年人的時候,我已開始關注老化和老人。那時我大概是42歲吧,加入了教會的非政府組織Opera Pia International for Active Aging,推行一些[老有所事]活動。1982年,我正在馬尼拉的聖多瑪斯(UST)大學工作,因工作關係,我參加了同年在維也納舉行的老齡問題世界大會(World Assembly on Aging)。

到了大約六十歲時,我開始對天主教會的[躍升生命]協會感到興趣,這是一些在俗教友,為幫助長者而辦的協會。馬尼拉的辛海棉樞機於1999 年12月,批准了由UST教區組織的第一個同類型協會。順便一提的是:全球有數不盡同性質的組織。

眾所周知,世界正面對人口快速老化的問題,從一個老化社會漸漸步向一個老齡社會,而在今天的發達國家都有這個現象。

在我這四篇反思文章中,我將回答一些相應的問題:年老是什麼意思?如何體面地老去?應怎樣看待長者?我應如何變老?

我們就從第一個問題開始吧:年老是什麼意思?

 

晚年,生命的一個階段

年老是生命的一部分。它的意義取決於我們活得有沒有意義。生命的意思是什麼⋯⋯我的生命又是什麼意思?很多人,身經不同的階段後,便會徹底明白哲學家尼采這句名言的意思:「人只要知道為何而活,即能寬容而活」(If there is a why to live for, one can bear any how)。只要能找到一個積極的目標,生命便變得有目的和有意義,人便自然快樂了。所以,生命的意思可界定為尋找真正的意義:就如希望、家庭、愛心等等,尤其是親切的、慈悲的和寬大的愛。

George R. Martin and George T. Baker 解釋衰老:「因時間累積下來的壓力,令身體生理面對壓力時較容易出問題,從而增加死亡的可能性」。用多個層面研究老人的科學叫老人學(Gerontology),這些層面包括生物學、醫學、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和靈修上。尤其是老人醫學(Geriatrics),它是老人學的分支,專門研究及醫治與老年人有關的疾病。雖然老化意味着整個生命的衰老過程,但它主要被理解為老年人的衰老。

自希臘哲學家時期——特別是亞里斯多德年代以來——人的生命便被分為三個年齡(或階段):第一階段為青年期、第二階段為成年期、第三階段為老年期。按現代的說法,人的三個生命階段已改為教育期(青年)、工作期(成年)和退休期(老年)。

老年是人的生命中其中的一個階段,在這階段的長者們必須按照自己的年齡生活,再不是青年或成年了。我們要快樂便必須接受自己的年齡,不論作為一個年輕人、成年人、或老年人⋯⋯都不該希望或裝扮屬於另一組年齡,這是[假情報]。成年人、老年人應「坦然放下年少時擁有的」去面對人生(《我們最需要的》Desiderata)。

老齡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思,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種祝福,對其他人,是個詛咒。對一些人,這是一種恩典,對其他人,是個恥辱。有些長者覺得這是去愛、去盼望的時候;而其他人則認為這是孤單的時候,感到寂寞;也有人認為是回顧的時候,時間應該停下來。

老齡並不是失去青春,而是生命的一個新階段,呼喚長者們的新責任⋯⋯是作為長者在人和信仰上的任務和責任。正確地說,人到晚年,會更容易區別生命中什麼是必要的 和什麼是偶然的;什麼是重要和什麼是緊急;什麼是永恆和什麼是雁過無痕;要分得出[存有]、[擁有]和[有所做為]之分別。

老齡不是一種病,而是所有生物最終死亡的自然、漸進、不可逆轉和不可避免的過程。司鐸拉科代爾(Lacordaire)曾說過:「我並沒有變老,我只是認識了歷代的年輕人。」是這偉大的法國傳教士在開玩笑?他令我想起我在紐約時代廣場見到的一個老人,頭戴草帽,上面寫着這些紅字:我是一個循環再造青少年!

人生最後的階段便是老年,體能、心理及社交能力會隨着年紀有所限制⋯⋯繼而軀體退化、記憶衰退,加上視力、聽覺、注意力減弱;患情緒病的機會增加,朋友圈縮小;喪失自顧及獨立能力,變得越來越依賴他人;可能長期情緒低落、悲觀、自覺無用、缺乏幽默感和希望等等。況且,活在這個生物科技為主流的世界,老齡醫療是有同樣的優先權,主要是因為壽命已到了終結和所謂衰老醫療化。名醫Gregorio Marañón曾寫道:「要延壽別貪吃、多走路」他還補充說:不用看醫生⋯⋯當然,治療醫師是必須的;别累積藥物,因有些是毫無用處的!

 

信德與老齡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超人類主義派來說,老化和死亡是這年代最大的疫症。但對人道主義者和熱愛宗教的,這當然是錯的了,尤其是對虔誠信徒,老齡是生命賽程中的最後一圈⋯⋯更是面向希望的時候。憑着其信仰,基督信徒是應該有一個強烈的理由去盼望(參閱伯前3:15)。在個人和社會現實中, 許多人憑信仰和祈禱,都基本上能幫助他們處理好生活裏不可避免的十字架⋯⋯甚至死亡。要在老年期快樂⋯⋯就像在青年期和成年期一樣⋯⋯必須有一個生活的目標,擁有一個基本方案:一個能令我們願意放棄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對於基督信徒來說,要活在快樂中,我們便得對耶穌基督、天主和人忠誠,那便是愛天主和愛鄰人,並致力於祈禱和仁愛。

對有宗教信仰的人和基督信徒們來說,生命是天主的恩賜,均須作為禮物和責任來管理。天主是生命之神,將會在旅途上陪伴着我們。我們的信德把老化過程形容為旅途,但更好的說法是:到天父家的朝聖旅程。老齡不僅是人生最後的階段,更是一條向上的靈修道路⋯⋯攀登着愛的階梯。聖奧斯定說過:年老的標誌便是斑白的頭髮和皺紋。他更解釋說:白髮象徵智慧,皺紋代表着罪惡。聖多瑪斯.阿奎那告訴我們:罪會令人⋯⋯不論年輕與否⋯⋯變得蒼老。(罪惡使我們遠離更新的耶穌,祂使一切更新,也徵服了來自罪惡,導向死亡的「老舊事物」(聖若望保祿二世)。

從基督信仰的角度來看,長者們有些精彩的觀點是值得一提的,包括:人到了老年便懂得用一個更深層次的方式去接觸天主;這是一個把內心世界不斷更新的時間;是侍奉天主和其他人的時間;是禱告的時間(聖詠集71:5-11,18);更可以利用這時間去默想(聖詠集23);是時候去接受⋯愛、痛苦和死亡;一個超脫世俗的過程。老齡對每個位格、家庭、這世界、這教會都是祝福。本篤十六世形容長者是[家庭的回憶與財富]。在申命紀我們看到:「你回想往古的時日,思念歷代的歲月;問你的父親,問你的長輩,他必給你講述」(申32:7)。

人們喜歡給予走到最後階段的長者不同名稱,例如:退休人仕、長者和[慶祝週年的人]⋯⋯這稱號更是可圈可點,最後階段來慶祝生命——就如禧年!真有點浪漫!幸好在我們這年代的男男女女,都是存在的,儘管人生有高有低,我們都希望慶祝生命。我們都想成為歡慶者!大家準備好了嗎?

在下一專欄,我們將嘗試回答第二個問題:讓生命瀟灑地變老是什麼意思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