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迪古修女(Sister Maria de Guadalupe Rodrigo) 中譯/吳志濠 以前,這名男士每天都會前往主教座堂參加彌撒:玫瑰經和彌撒。他跟我們敘說了他的故事。年幼時,他已經是基督徒,但對信仰的認識不深。他不祈禱,是名副其實的膚淺年青男子。當他十四歲時,他的朋友們邀請他去聖堂。他卻回答說:「不,不,我不去聖堂的。」
(梵蒂岡新聞網)韓國教會史研究所在聖金大建神父(Andrew Kim Taegon)誕辰200週年禧年的機會上,出版了這位聖人的信函。該書厚達392頁,是25年來就1996年紀念聖金大建神父殉道150週年時出版的聖人傳記資料修訂的成果。金大建神父是韓國首位殉道司鐸,1846年9月16日在迫害期間被斬首。 在新出版的聖金大建神父的信函中收集了聖人的傳記資料、首爾前總主教鄭鎮奭(Cheong Jinsuk)樞機其他三位司鐸的翻譯。聖人的21封書信中有19封是用拉丁文和法文寫成,是寫給其父親、一名教師和當地一位政府官員的。在這書中糾正了現有的錯誤和漢字的錯誤,並增加了地名,補充了注釋。 韓國首爾總主教廉洙政(Andrew Yeom Soo-jung)樞機對出版聖人的信函給予讚揚,他鼓勵司鐸、會士和平信徒找到閲讀這些書信的精神力量。 廉洙政樞機表示,「金大建神父的信件見證了他的信仰」,他在天主的召叫下,熱情如火地善度司鐸和傳教士的生活。為此,在「韓國教會所有司鐸、會士和信徒心靈的更新」方面,金大建神父極其重要。 韓國教會史研究所所長趙韓建(Cho Han Gun)神父向年長司鐸表示感謝,感謝他們在這項任務中的耐心和辛勤工作。他説,他在準備修訂本、發行初版期間,能夠看到年長司鐸們的努力。他們依靠黑白複印件和放大鏡來閲讀並翻譯這些簡短書信。「我感謝他們的辛勤工作」。 為慶祝聖金大建神父誕辰200週年,韓國各教區於去年11月29日以舉行特別彌撒為禧年拉開帷幕。廉洙政樞機在首爾明洞主教座堂主持了隆重禮儀。聖人金大建神父的遺骸就安葬於此。 聖金大建神父(1821-46)是韓國首位天主教司鐸,現在是該國的主保聖人。他於1821年在一個虔誠的教友家庭出生,後來在上海晉鐸。他回國後,在反基督宗教的迫害中進行傳教工作,直到被捕。他因拒絕背叛自己的信仰而殉道。金大建是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84年5月6日在首爾主教座堂冊封103位韓國殉道聖人中的一位。現今,韓國有5100萬居民,天主教徒有560萬人。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實行隔離預防措施下,耶穌會在印度比哈爾邦的巴特那會省開設的曼登使徒中心與當地政府機關合作,為5000名窮人,特別是為種姓階級最低的「賤民」(Dalit)提供食物包。他們也分派糧食給有需要的寡婦、年長者和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