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夫至大》與傳教節

文:張曉華
澳門教區傳教節籌備委員會

 

某主日,一對夫婦於彌撒後去吃早餐。在坐下等候時,妻子拿出剛從聖堂取得的號角報來讀,丈夫於無聊之際也轉頭去看那報紙。丈夫瞄了瞄,只瞄到幾個字 ——夫至大,內容也沒怎麼看,隨即就對妻子說:

「老婆,你睇下!教會都話係夫……至大,即係老公最大,咁你係唔係應該聽晒我話呢?」

妻子一副質疑和不悅的樣子,也瞄了瞄相關的段落,只看了個大概,便對丈夫說:

「唔該你睇清楚好無?裏面好似講緊傳教節喎!」

「傳教節?!咁同夫至大有乜關係?」

「咁你自己睇下就知!」

妻子於是將報紙給丈夫,丈夫就開始讀有關報導。報導原來是真是關於2019年普世傳教節,教宗方濟各於去年傳教節期間宣佈了一項新措施。就是將今年十月定為特殊傳教月,主題為「領受洗禮和派遣:基督的教會在世界上傳教」。因為2019年是教宗本篤十五世頒布《夫至大》牧函、改變教會傳教態度的一百週年紀念。

妻子看到丈夫看了良久,就問:

「點呀!睇左咁耐,一定了解左好多啦!講啲重點黎聽下!」

「重點!?你聽清楚嘞!《夫至大》係教宗本篤十五世頒布嘅牧函,連教宗都咁講,你識點做啦。」"

妻子一面不肖再加點氣憤的樣子。

「你亂講啲乜?我自己查下,反正有全知嘅GOOGLE。」

妻子於是努力在網上搜尋之際,點好的食物已端到桌上,丈夫正想用餐時。被妻子立刻截住了:

「我揾到啦!你聽我講埋先准食。」

「你聽住,好好同我記住,我之後會抽問架!」

「其實《夫至大》牧函是教宗本篤十五世於1919年頒布。此牧函被稱作——傳教大憲章。原文題為Maximum illud,即是『這個最大』。至於《夫至大》的翻譯,是民初時一位名叫馬相伯的人所譯。」

「馬相伯!?邊個呀?」

「我未講完。」

「馬相伯是輔仁大學及復旦大學的創辦人,是清末至民初中國教會一位重要人物。其它有關此人的事跡,這裏不多談,因為歷史有記載。

由於當時書寫方式還比較近文言文,所以《夫至大》的『夫』並不是丈夫的意思,而是『這個』,因此就譯成《夫至大》。

那什麼是最大的,福音上記載——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那是耶穌基督升天前的話,即要我們傳揚福音,所以福傳就是我們教友至大至聖之任務。

而該牧函這麼多年來一直指引着傳教事業的方向,確立了傳教事業的原則。從傳教士靈性上的要求,到傳教工作的實踐,在過去到現在都一直指導着傳教事業的發展。並且強調了培育的重要,那就是傳教工作本地化,要求更多在培育本地神職人員和傳教士。

其實《夫至大》不只是寫給神職人員或傳教士,而是給我們每一位信友的。因為每位教友都有傳教責任。

教宗於2017年已訂立了本年的特殊傳教月,特意為紀念《夫至大》牧函對傳教事業的貢獻。教宗方濟各希望我們能夠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努力深化自己與耶穌的關係

第二:重新認識成聖的意義

第三:深化對教義的認識,實踐愛德

第四:重新認識聖人與殉道者

所以《夫至大》不是丈夫最大,而是提醒我們每位信友都要有傳教的責任。」

「老婆,你都講得好詳細喎!」

「當然,咁你而家清楚晒啦!你要好好記住,唔好再同我講老公大晒,同埋做好你傳教嘅責任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