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28) 信德有甚麼特徵?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根據我們先前解釋的,現在我們能指出信德的特徵。

(1)信德是一份禮物。當伯多祿宣認耶穌為默西亞時,耶穌告訴他,他並不是透過人的理性而得知這事:「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瑪16:17)。

《天主教教理》第153點引用了《天主的啟示》(第5點),稱:「為達成這種信德,需要天主聖寵的引導和幫助,並需要聖神的內在助佑。聖神感動人心,使人歸向天主,開人心目,並賞賜『人人信服真理的甘飴』」。

(2)它是人的行為,並不違背人性自由。每一個人的行為要求人知道願意他正在做的事情。因為信德是一種知識,儘管他可能沒有完全掌握所啟示的內容。知道意味著接受,而接受表示那人願意接受它,當中需要意志的同意。

還有,甚麼是自由?《天主教教理》第1731點教導我們:「自由是紮根於理性和意志的能力,它使人能行動或不行動,能做這事或做那事,如此能採取自主的行動」。

因此,信德是人性行為,它涉及理智和意志,是一種需要自由的行為(參閱《天主教教理》第160點)。

(3)信德需要知識(理性的運用),因此它不能違背理性

信德和科學可以不存在對立。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為了學習,人們必須相信,他必須有信德。我們學到的許多東西都不是來自直接體驗,而是來自其他人——父母,老師,作者,各領域的專家。雖然他們可能犯錯,或者沒有說出真理,但我們仍然相信他們。但在超性的信德的情況下,我們談論的是天主,祂既不欺騙也不能被騙。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9點)教導說:「雖然信仰是在理智之上,但在信仰與科學之間,絕不能有真正的衝突,因為二者都來自同一的天主,也是同一的天主賦予人理智之光和信德」。

因此,不可能出現一個斷言,就是在超性的層面上被確立,而在人類的層面上則是錯誤的。同樣,一個本性的真理永遠不會相反於超性的真理。

梵二文件牧職憲章《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第36點)教導我們:「故此,各門科學的研究方式,如果真是科學方式,而又依循倫理原則進行,則不可能反對信德;因為人世間的一切和屬於信仰的種種,都發源於同一天主。而且,人存心謙虛,並恆心探討事物的隱微,不知不覺便好似為天主的手所領導,因為萬物為天主所支持,萬物因天主而是其所是」。

(4)信德,不論在主觀或客觀意義上,正如我們談論,是超性的。它來自天主。

(5)信德不僅是個人的行為,還是教會的行為。《天主教教理簡編》(第30點)解釋說:「信仰同時又是教會的行為,正如我們所宣認的:『我們信』。實在是教會先相信,並因聖神的恩寵,而引導、產生及滋養每個信徒的信仰。因此教會是慈母與導師」。

相信,是信友作為教會一員的行為。

聖西彼廉(St Cyprian,De unit. 6: PL 4, 519)寫道:「除非有教會為母,沒有人能有天主為父」。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