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第三十四屆巴拿馬世界青年節上主日(1月27日)圓滿結束, 數十萬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抵達巴拿馬參與此三年一度的教會盛事,眾人更懷喜樂之情返回自己的所屬國家或城市。
教宗方濟各上月23日抵達巴拿馬,獲總統巴雷拉(Juan Carlos Varela)伉儷、許多主教和二千名青年在機場迎接。翌日(24日)早上,教宗前往巴拿馬總統府,向總統、政府當局、外交使團及民間代表等發表講話,指出巴拿馬是一個建立關係、結交盟友和一片夢想之地:「五大洲的青年滿懷夢想和希望而來,他們將在這裡歡慶、相遇、祈禱,重新燃起渴望並再次作出承諾,以創造一個更有人情味的世界。」
世青節開幕
到了下午,教宗到濱海地區聖母運動場主持開幕式,並與來自五大洲的青年手拖手一起走上舞台。其中一名來自香港的青年、19歲的劉穎芝代表亞洲迎接教宗。隨後,不同國籍的青年合力抬着世青節十字架和羅馬人民救援之母聖像到台上,又由四名美洲青年介紹今屆世青節的八位主保(包括:聖羅梅洛主教、利馬貞女羅撒、聖若望鮑思高神父、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瓜達盧佩聖母的見證人聖胡安.迭戈),正式為世青節揭幕。
教宗於講話中指出,世青節並非創造一個「有趣的教會、酷炫的青年活動」,而是像世界主教會議的《最後文件》中所指出,再次尋獲並重新喚醒教會的新意與青春。
他又引用了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真愛能使差異在至高的合一中和諧共存」這句話,並要求青年向教宗本篤十六世致敬,又稱他老人家透過電視機關心今屆的世青節,與在場青年一起。教宗方濟各更鼓勵青年,不要害怕去愛:「別害怕這份具體的愛、溫柔的愛、服務的愛、賜予生命的愛。」
本屆世青節的主題為「看!上主的婢女,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吧!」(路1:38)當聖母瑪利亞向報喜的天使答覆這句話時,她讓天主的夢想得以成真。為此,教宗對青年說:「天使也想要詢問你我:你希望這夢想成真嗎?你願意藉著你的手腳、目光和心靈來實現夢想嗎?你渴望天主的愛為你開啟新的視野,帶給你未曾想過的喜悅感受嗎?」
教宗主持懺悔禮儀
到了25日,教宗方濟各探訪巴拿馬城帕克拉的少年監獄,為在那裡服刑的青年主持懺悔禮儀。禮儀選用稅吏與罪人接近耶穌的福音(參閱路15:1-7),談到法利塞人和耶穌兩種截然不同的目光:一種是法利塞人竊竊私議的目光,另一種則是耶穌召叫罪人悔改的目光。
教宗表示,很多人都會給他人貼上「標籤」,無非只是想製造分裂,把人分成好人和壞人,義人和罪人,但這種態度腐蝕一切,竪起一道無形的圍牆:「若一個社會或一個團體允許這樣做,無非只是竊竊私議和說閒話,進入一種分裂、斥責和判罪的惡性循環。這種將人邊緣化、排斥及與人對立的社會態度。」
而耶穌卻來到,與稅吏和罪人同席,打破此標籤,「耶穌就這樣彰顯了天父的愛,直到奉獻生命。」他鼓勵在場的服刑青年,要知道自己比自己的「標籤」來得更珍貴,「祂的目光激發我們為走上超越自己的道路而請求和尋找幫助。」
帕克拉少年監獄於2012年啓用,可容納192人。這所監獄透過教育、家庭和醫療工作為服刑青年提供重新融入社會的行程,堪稱今日的模範監獄。在這裡服刑的青年必須參加職業訓練和促進人性發展的培育,一個由社工人員、心理醫師和教員組成的團隊從旁幫助他們。
教宗指出,天國因罪人悔改而喜樂:「基督徒,包括我們的喜樂和希望來自於對天主這目光的體驗」,並重申所有人都是天主家庭中的一員,任何人都不會被遺棄在路上或暴風雨中,而天主亦一直與我們在一起。
其後,他又到聖座駐巴拿馬的大使館,接見了相遇學校的一個青年團體。教宗感謝相遇學校的青年與他談論一些具體的問題,並强調了根基的價值及年輕人與老年人,特別是與祖父母對話的重要性。其中一名洪都拉斯女青年為教宗獻唱了一首她自己譜寫的反欺凌歌曲,教宗為此深受感動,並希望她能將歌詞與更多人分享。
公拜苦路
同日下午,教宗與青年一起公拜苦路。今屆青年的祈禱意向包括大公合一、移民與難民、和平與修和,以及生態環境。教宗方濟各在苦路結束之際,帶領眾人向天父祈禱,勉勵大家承擔起應負的責任,「在受苦的耶穌面前,我們作何反應?我們是否寬慰和陪伴那臨在於弱小受苦者身上的主耶穌?我們是否分擔十字架的重擔,作個和平的締造者?我們是否像聖母一樣佇立在十字架下?」
教宗說:「讓我們默觀聖母瑪利亞這位堅強的女性。我們渴望效法她的榜樣,佇立在十字架下;學習她的決心和勇氣,既不迴避也不失望。她懂得陪伴她的親子、天主子的痛苦,以目光支持祂,以心靈保護祂。聖母痛苦卻不屈服,她是一位堅毅『應允』的女性,提供支持、陪伴、保護和擁抱。聖母是希望的偉大守護者。」最後,教宗亦向天主祈求,願眾人能渴望像聖母一樣,學會像她一樣與天主「同在」。
會見司鐸、度奉獻生活者和平信徒運動成員
除了主持及參與世青節的活動外,教宗亦特別在安提瓜聖母大殿主持祝聖祭台彌撒,不少司鐸、度奉獻生活者與平信仰運動成員參與。教宗向在場獻身的人表示,在行程中有各種原因導致疲倦,甚至在團體中浮現了一種難以捉摸的疲倦,這是「對希望感到疲倦。是一種停滯不前的疲倦。這些變化似乎不僅使我們在生活現況中的表達和獻身方式、我們的習慣和態度受到質疑,在許多情況中也使修道生活在今日世界中是否可行提出了疑問。」
但是,我們都要懇求上主給我們水,教宗解釋:「耶穌在疲倦的時候向撒瑪黎雅婦人請求道:『請給我點水喝!』這是上主作出的請求,也是祂要求我們作出的請求。若我們作出這請求,我們便會敞開感到疲倦的希望之門,毫無畏懼地重返初愛的水泉旁。那時,耶穌經過我們的路途,慈悲地注視著我們,要我們跟隨祂。」
此外,「請給我點水喝!」也是一種表明有勇氣讓自己得到淨化的表現,以恢復我們最初神恩最真實的部份;這一句也意味着承認自己需要幫助,讓聖神將我們轉化為牢記天主救贖工程的子女。教宗強調,這不僅限於修道生活,而是整個教會生活也該如此。最後,他鼓勵在場獻身者要回到根基,即抱着熱誠、勤奮、無畏無懼的態度,有如一種愛戀者般地回應天主。
60萬人齊集祈禱守夜禮
到了26日晚上,便是世青節的高峰之一。教宗方濟各到巴拿馬聖若望保祿二世場地,與60萬名青年舉行世青節祈禱守夜禮。當晚首先有一對青年夫婦和兩位青年的見證,教宗按他們的三個故事,帶領眾人一起反省生命。
教宗說:「是天主首先說了『是』,祂希望我們和祂一起說『是』。所以祂邀請我們成為愛情故事的一部份。」教宗稱,聖母瑪利亞是最懂得如何說『是』,並信賴天主愛與許諾的最佳榜樣。因此,聖母瑪利亞成了天主的「影響者」(influencer)。他解釋:「要成為21世紀的『影響者』,首先要成為根基的守護者,守護一切使我們感到屬於彼此、使我們感到有歸屬感的事物。」
教宗又向青年提出挑戰,問在場60萬人「你願意說『是』嗎?你願意像聖母瑪利亞一樣成為『影響者』嗎?只有愛能使我們更加人性化和滿全,所以你們要勇敢地對耶穌說,你想成為祂在此世界上愛情故事的一部份。」
講話後,教宗與在場青年一起朝拜聖體,在靜默中、在歌詠中一起朝拜天主,向主耶穌送上禱告。約半小時後,60萬名青年席地而睡,一同度過世青節會期最後的晚上。
教宗主持閉幕彌撒:青年是天主的「當下」
翌日早上8時,教宗主持主日閉幕彌撒,料70萬人參與。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洪都拉斯、葡萄牙和薩爾瓦多的總統均有出席。教宗勉勵青年們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在自己的教會團體内開始學習關懷他人。教宗解釋道,天主今天召叫我們,等待我們即刻作出回應。然而,不是所有聆聽耶穌講話的人都感受到這份邀請。我們也會不相信「天主能如此具體和平易近人,如此親近和真實臨在,祂能邀請我們與祂一起弄髒雙手。我們甚至感到費力,難以接受每日生活中親身感受到的天主之愛。」
他指出,天主是真實和具體的,因為愛是真實和具體的。在我們的團體中也有如同納匝肋居民那樣的危險,想遠離那些願意實際活出福音精神的人:「一個生來就為說預言和宣講天國的人卻被操控和被貶低。渴望操控天主聖言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
教宗叮囑青年,要與不同世代的人彼此聆聽,彼此學習;青年也要在自己的團體和城市主動去尋找年長者:「親愛的青年們,你們不是未來,而是天主的『當下』。你們不要等到明天,而是此時此刻就要感到負有一項使命,且要熱愛這使命。耶穌教導我們的愛是具體、親近和真實的愛。」
下屆世青節主辦國揭盅
一如慣例,在世青節閉幕彌撒結束後,教宗宣布下屆2022年世青節將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大批在場的葡國青年歡呼並揮動國旗。
葡萄牙里斯本宗主教克萊門特(Manuel José Macário do Nascimento Clemente)樞機在公布下屆世青節主辦國後接受《梵蒂岡新聞網》訪問,指出葡萄牙天主教主教團和青年們一直渴望能承辦世青節的全球聚會:「我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們期待已久的時刻。我們的夢想終於成真!」
克萊門特樞機談起該國青年的現況,說:「葡萄牙天主教青年也擁有豐沛的傳教動力。他們前往國內各地舉辦為期一週的活動,與當地居民分享福音和基督徒生活,然後回到學校,自動自發地『實踐』福音精神,投身於福傳事業。成千上萬的青年自願利用假期為窮人服務。因着葡萄牙主教團的意願和天主教青年的渴望,里斯本世青節將是個美妙至極的經驗。」
資料來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