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聖精神典範 林文瑞神父(Fr. Ernesto Rescalli)於1913年4月2日在意大利加斯廸理安尼(Castiglione) 出生。他家裡有七兄弟姊妹,他排行第七。他有一個好家庭,父母都是好教友。不管是下雪還是結冰的日子,父親每天早上六時,都一定會去參與彌撒,然後吃過早餐才上班。文瑞只讀了小學便要在社會上找工作。 文瑞的鄉村有三位神父,其中一位神父每晚都與青年在聖堂聚會,一起傾談、玩耍和唸經。在那群青年中,有五個做了神父,有一個當了修士。當了修士的就是駱禮仁修士(Bro. Mario Rossi),後來他去了菲律賓傳教。文瑞自幼便常看傳教書籍和教會通訊,心中已常感覺天主的召叫。在鄉村附近有一所慈幼會的學校,那裡的神父幫助文瑞加入了依芙里亞傳教備修院(Ivrea),在那裡有100多名修生讀書,他們的年齡都是稍大的。於 1935年12月,在長上的安排下,文瑞和另外兩名修生被派往中國傳教,其中一名修生就是盧萬展神父(Fr. Lomazzi)。
文: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在「團體、社群、民族」這些概念中,有個相當重要的思想,是「彼此接納和包容」。在家庭中如是,在一個群體、社會,以至國家之中也如是。然而,無可避免地,這些概念同時帶著另一個完全相反的思想,就是「排斥外人」。故此,總要在某處劃一條線,不論是性別、種族、出生地、階級、能力或興趣等等,把異(外)和己區分起來。 猶太-基督信仰也曾經,尤其在種族這一條線上,經歷過這樣的掙扎。在瑪竇為自己的團體所撰寫的耶穌行實(即《瑪》)中,早在耶穌首次派遣十二宗徒傳揚福音時,就寫有耶穌說過:「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雅人的城,你們不要進;你們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群那裏去」(10:5-6)。很明顯,這段話呼應耶穌在今天福音中回應門徒就那客納罕婦人請求時所說的:「我被派來只為以色列家的亡羊」。
CN/1/001/2023 訃告 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至敬愛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22年12月31日於梵蒂岡安息主懷,享年95歲。 教宗本篤心繫中華教會,時任聖座教義部長時曾親訪本澳教區,李斌生主教請眾信友為良牧本篤靈魂安息通功祈禱。 教區現公布追思安排如下: 一、2023年1月2日至1月6日(平日)期間,請各堂區及獻身修道團體任選一天,安排為榮休教宗本篤奉獻一台追思彌撒(由禮儀委員會提供經文範本)。 二、由2023年1月2日(星期一)起,於主教座堂內設榮休教宗遺照供教友弔唁。 三、2023年1月5日(星期四)下午4時30分,於主教座堂內視像直播羅馬聖伯多祿大殿殯葬禮儀。 四、2023年1月5日(星期四)晚上7時,於主教座堂舉行大禮追思彌撒感恩聖祭。 特此公告秘書長劉偉傑司鐸二零二三年一月一日天主之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