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推行計劃致力對抗南亞的饑餓問題
(天亞社訊)天主教機構「明愛」已推行一項計劃,致力在2030年前結束南亞地區的饑餓問題。「印度明愛」與其國際夥伴合作啟動了這項計劃,以協助農民調整方法應對反常的天氣狀況。
「亞洲明愛」六月於泰國曼谷召開區域會議期間,啟動了這個「小農適應性耕作及生物多樣化網絡」。而在7月31日,在新德里舉辦的一個活動上,正式宣布這項計劃在印度啟動。而在孟加拉、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的明愛機構,在「奧地利明愛」和「瑞士明愛」的支援下,也將推行這計劃。
西滿說,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這計劃旨在南亞某些獲挑選的地區,通過小規模耕作來推動當地糧食生產,以對抗饑餓及營養不良。
計劃將有助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解決饑餓問題、達致糧食安全,及改善營養,並促進南亞地區的農業可持續發展。
根據聯合國的研究,全球四成人口從事跟農業有關的工作。而印度12億人口中,近五成五是農民。儘管印度逾一半人口是農民,但農業只佔該國生產總值的一成半。
根據聯合國2017年發表有關糧食安全及營養的報告指出,印度有近1億9100名饑餓人口,佔全世界總人口的兩成半,他們每天都未能吃到像樣的一餐。
報告更指出,約51%印度適齡懷孕(15-49歲)婦女,由於缺乏均衡營養而出現貧血。而38%的印度兒童由於缺乏營養食物而導致發育不良。
明愛的計劃,其目的在建立一個農民網絡,以討論他們的環境、氣候及農業經濟,並點出他們面對的具體問題。然後,他們將確定當地可接受的解決方法,並嘗試對其進行測試以達致最佳的選擇。
法國青年將乘帆船前往參加2019年巴拿馬世青節
(梵蒂岡新聞網)一個年輕的團隊,包括17名法國男女、4名船長和一名輔導司鐸,8月31日將從法國布雷斯特海灣出航,一路開船前往巴拿馬,與教宗方濟各一同參加明年1月底的世界青年節活動。在啟程前,巴約訥教區主教阿耶(Marc Aillet)將代表全體法國主教降福這群青年。
這些乘船遠行的青年來自不同的背景,每個人參與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渴望藉著這次獨特的機會,在巴拿馬一睹教宗方濟各的風采。他們期盼在這人生課堂中發掘自己的聖召,理解生命的意義,放眼於未來。在他們的網站上,這次旅程被稱為「富含靈性、人性和福傳意義的歷險」。儘管他們事前互不相識,即使大部分的成員沒有航海經驗,但他們必須一起學習揚帆遠航、共同生活、攜手合作,吸取關於海路和大自然的知識。
這群朝聖者表明,他們的目標是在跨大洲旅行、停靠在不同國家時,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聆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經歷。在這幾個月的旅程中,他們將行經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先後停留在聖雅各伯(Santiago de Compostela)朝聖之路和花地瑪聖母朝聖地,以分享並解釋他們旅程的宗旨。
在這次航程中,他們將攜帶巴拿馬總主教授予的聖母態像(Santa Maria La Antigua)。這尊聖像代表著巴拿馬的主保聖人,源自西班牙塞維利亞;它將與這些勇於冒險的朝聖青年一同橫渡大西洋,著實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