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教宗發布八月份祈禱意向:為家庭祈禱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八月份的祈禱意向,呼籲全球信友在這個月裡,特別為珍貴的家庭祈禱。

教宗在視頻訊息中,形容家庭有如一個寶藏:「談到家庭,常會有寶藏的圖像浮現在我腦海中。當今生活的節奏、焦慮、工作壓力以及有關機構的鮮少關注,都可能使家庭陷於危險之中。」因此,家庭需要公共機構和企業的幫助。

教宗指出,教會不能只著重家庭的重要性,還需要以良好的家庭政策來推動具體的措施,發揮家庭在社會中的角色:「讓我們一起向耶穌祈求,願在經濟與政策上的重大決定,都能保護家庭,並視其為人類的瑰寶。」

2016年1月起,教宗方濟各開始推廣每月祈禱意向的活動,由「教宗祈禱全球網絡」負責製作視頻訊息,並加以推廣。「教宗祈禱全球網絡」前身為「祈禱福傳會」,於2014年啟動重建進程旨在促使教宗的祈禱意向與每個天主教家庭和個人更加緊密相連。

黎巴嫩聖馬龍岩洞隱修院重新開放

(綜合梵蒂岡電台訊)本月1日為「聖馬龍追隨者瞻禮」。巴勒貝克(Baalbek)的馬龍尼禮主教漢娜.拉姆(Hanna Rahmé)在黎巴嫩的岩洞隱修院主持了彌撒聖祭。

這座隱修院位於黎巴嫩東北部,離敘利亞邊境不遠,是馬龍尼禮信徒的記憶寶藏,與聖馬龍息息相關。聖人生活在第四至第五世紀之間,被認為是隱居靈修團體的始祖,為馬龍尼禮教會的誕生奠定了基礎。早在五世紀的時候,聖人的追隨者就生活在這些岩洞裡,後因岩石的分化和周邊地區產權糾紛而被遺棄。為馬龍尼禮基督徒而言,這座隱修院彌足珍貴。

經過數個世紀的廢棄後,隱修院重新向朝聖者開放,並由巴勒貝克主教舉行重啟彌撒慶典,不少政客和黎巴嫩馬龍尼禮修會代表參加了禮儀,而信友更對重開修院表示感激和喜悅。

據信仰通訊社報道,漢娜. 拉姆主教在彌撒講道中指出,「經歷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關於隱修院周邊地區的欺詐事件後,我們重新開放了這座隱修院。現在我們願意把它作為一個神聖的地方,與我們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兄弟姐妹分享。或許第一位馬龍尼禮宗主教就是在這裡當選的。無論誰來到這裡,都能感受到天主的臨在。」巴勒貝克主教又同時宣布,不久後洞穴隱修院內將每天至少舉行一台彌撒。

耶路撒冷拉丁禮教會發聲明反對以色列通過「猶太民族國家法」

(天主教耶路撒冷拉丁禮教會官方網頁 / 鹽與光訊)在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領導的政府支持下,以色列國會上月19日在120個議席中,以62票贊成、55票反對及兩票棄權,通過「猶太民族國家法」(Jewish nation-state law)。此法案規定僅猶太人對國家有權行使民族自決,亦把原為官方語言的阿拉伯語降格,阿拉伯裔議員直斥這是種族主義,甚至近乎種族隔離。

據路透社報導,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在表決表示:「這是猶太復國主義及以色列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猶太民族國家法」內容重申,以色列是猶太民族的歷史性家園,猶太人擁有對國家自決的權利。與此同時,阿拉伯語失去與希伯來語共享的官方語言地位,並將之降格為可繼續在以色列機構內使用的特殊語言。

以色列目前人口900萬人,其中約180萬人是阿拉伯人,約佔20%。

這項法案的初期草案因具更爭議的內容而招致國內外的批評者抨擊,指法案歧視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而長期以來,這群阿拉伯人認為自己被視為二等公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