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接見七萬名輔祭:懶惰的人無法成聖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週二(31日)在聖伯多祿廣場接見了近七萬名輔祭。教宗在回答青年的提問時,指出近人是同胞或外國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你們能滿足他們的所需,「你們就能成聖並改變世界。」

這批來自19個國家的輔祭,到羅馬參加第十二屆國際朝聖活動。今屆的主題為「尋求和平,追隨陪伴」(詠34: 15)。這些青年主要來自歐洲,還有些來自美國,甚至安提瓜和巴布達。本次朝聖活動最重要的時刻就是輔祭與教宗方濟各的會晤。教宗首先與青年對話,期間回答了他們的五個問題,然後主持聖道禮儀,並在禮儀結束時講道。教宗勉勵青年不要懶惰,走成聖之路。

一位塞爾維亞男孩用匈牙利語問教宗:「我們願意為上主和近人服務。但做善事並不容易,我們還不是聖人。我們怎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將我們的服務轉化為具體的愛德工作和通往聖德的道路呢?」

教宗回答說,做善事和成聖總是非常難,「但成聖的道路上沒有懶惰的人。為了走向成聖,耶穌給了我們一個簡單的計劃,即愛天主和近人的誡命。」為了實現愛的誡命,耶穌為我們指出慈悲善舉的道路。這是一條需要付出努力的道路,但人人都做得到,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捫心自問:『今天我做甚麼才能滿足近人的需要?』每天為近人做一件事,無論這個近人是朋友或是陌生人,是同胞還是外國人。相信我,若能做到這一點,你們就能成為真正的聖人,你們就是透過活出基督的愛來改變世界的男女。」

另一個青年問教宗如何將我們在彌撒中互祝的平安帶給教會之外的人。教宗回答說,「尋求平安始於小事。在任何情況下我都應該問自己:『耶穌若站在我的位置祂會怎麼做?』如果我們能這樣思考,並堅定地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我們就能把基督的平安帶到每一天的生活中,我們將是和平的締造者和工具。」

一位葡萄牙女孩問教宗如何同時活出靈性的默觀和實際的服務。教宗解釋,我們必須以謙卑面對天主,真誠地呈現自己,毫不掩飾,毫無偽裝,承認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祈求祂讓我們更好地為祂和我們的近人服務。

還有一位青年詢問教宗,如何讓那些不再參與彌撒的青年回歸基督和教會。教宗提醒,作為今日的青年,大家能做一名懂得如何將他人引向耶穌的宗徒:「你們不需要說很多話,行動、親近、服務更重要。青年和其他人一樣,都需要能夠做出好榜樣、沒有索求、不圖回報的朋友。你們以這種方式讓他們感受到信徒團體的美好,因為天主住在他們中間,成為教會大家庭中一員是多麼美好。」

最後,一位德國的女孩問道:「為甚麼信仰對你如此重要,但很多人說他們不需要天主?」教宗指出,信仰必不可少,甚至對他的生命極為重要:「我想說的是,信仰如同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不會留意空氣對每一次呼吸的重要性,但一旦缺乏空氣或空氣不清新,我們就會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信仰幫助我們理解生命的意義:有一位永無止境地愛我們的,這一位就是天主。我們能夠承認天主是我們的造物主和救世主,愛天主,接納我們的生命,視之為天賜恩典。天主願意與我們建立生命的關係,我們蒙召予以回應。」

與青年的對話結束後,教宗主持了聖道禮儀,並做了禮儀講道。在當天選讀的《格林多前書》中,聖保祿宗徒勉勵信眾「一切都要為光榮天主而作」(10:31)。教宗提及當天是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羅耀拉的瞻禮,更藉聖人的事跡鼓勵在場的輔祭:「他(聖依納爵)年輕當士兵時想到自己的光榮,但他在某一刻被天主的光榮吸引時,發現那才是他生命的中心和意義。」

教宗說:「在一切事上為天主的光榮而服務是我們行動的決定性標準,最能體現這一行動的就是與耶穌建立友誼。耶穌在我們不確定哪一條是正確道路時,為我們指明方向;祂幫助我們在心中認出天主的聲音,祂在我們的良知中對我們說話,讓我們能分辨祂的聖意。天主的光榮是我們良心的指南針。」

教宗最後總結時鼓勵各人「效法聖人,竭盡所能光榮天主,使弟兄姐妹得救。但你們要小心,且要牢記:在這條跟隨聖人的道路上,在這條成聖之路上,沒有懶惰青年的位置!」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