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為明暸教會的異端、分裂、分立、決裂、爭議和緊張局面,必須要分析教會歷史、人類學及地理環境。正在成長和動盪中的教會是由男女、全民族、國家、政府、不同觀點和對立、和諧或脆弱的平衡所組成,但最主要的還是由人所組成。因此,我們在這裡所分析的,不單是宗教、教義、靈修及神學方面上的問題,同樣亦是基督信仰上的分歧,因為教會是建立在多元化上的,而這亦是它最大的財富。
這一切都是發生於公元475年,羅馬帝國滅亡之後,但亦可能出現得更早。北方日耳曼蠻族的不斷入侵,不停地騷擾邊境,無孔不入地滲透着羅馬帝國,直至把她滅亡。把羅馬色彩溶化了,把南方的紅酒和橄欖油混和在北方蠻人的啤酒和黃油中。困難的融合與不同的源頭,甚至民族互相攻擊,相信只有教會才能給予指導與和諧。古老的秩序、羅馬盛世、有組織的行政構架、文化及知識活動等均全部消失。有千年多傳統的希臘羅馬式生活不見了,而整個世界沒落了。一個奇妙的新世界正在出現。這時是古代的秋天,還是中世紀的春天呢?
過渡
掠奪、屠殺,奴役,民族被遷徙、摧毁一座座的城市,這種種的暴行震驚了世界。一度有組織系統的世界到處烽煙四起,可能這就是過渡期的生活寫照。羅馬——強大無比的帝國——在公元五世紀曾三次遭受酷刼:410年,西哥特人(Visigothi);415年匈奴人的入侵,但這個民族並沒有像對待意大利其他地方一樣,把羅馬洗劫,實歸功於教宗聖良一世;其後還有455年的汪達爾人(Vandali)的來臨。羅馬的光輝已成過去,它變成一個廢墟的城市。號稱世界第一大都會羅馬的失落,亦毁滅了城市人的生活,而鄉村生活重回大地。世界進入了中世紀。
是誰挽救了西方的文明,搭建了連接過去的橋樑,以及創造了新的未來?每個人都很清楚和肯定地說:是教會。是誰照顧了窮苦的人,收容了無家可歸的人,被迫流徙和殘廢的人?這更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教會。教會的主教,社團的領袖都是重要的一環,而教會的影響力亦日漸增加,她不單是惟一要提及的機構,亦是新的原動力。
在西方,文化之能得到保存實有賴修士的功勞,是他們把重要的古典希臘羅馬文化抄寫下來,才得以保存於世。是靠了他們及教會,我們今天才能够認識這些古籍。沒有了他們,甚麼都失去了。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後來的聖依西多祿(Isidorus Hispalensis)亦抄寫了很多,成為了古籍的過濾器。
羅馬時代在政治社會方面留下的真空由教會補上。是教會負起教育及立法的工作,把新來的民族融合到羅馬人的社會裡。在這艱苦的年代,一個新的世界成了形,此亦歸功於教會。而拉丁教會的四大聖師亦成了西方文明之父,以及整合了所有的基督信仰團體及其指導,他們就是聖盎博羅修(St. Ambrosius),希波的聖奧斯定(St. Augustinus Hipponensis),聖熱羅尼莫(St. Hieronymus)和教宗聖大額我略(St. Gregorius Magnus),甚或有人說還有教宗聖良一世(St. Leo PP. I)。
討論,融合,指控
從歷史及理性的分析得出,在這整個過程中所產生的後果,就是政府與教會間的緊密融合,而亦是一個很反面的效果,同時也是後來的爭議、爭執和分歧以及分立的起端。我們來看看西班牙所發生的一個例子(那年代西班牙是指整個伊比利亞半島),西哥特王國(Regnum Gothorum)在其首府托萊多(Toledo)所舉行的教會會議。黎加來德(Reccaredus)國王及其繼任者多次召開教會會議,議題是由他們決定,以及議決案亦是由他們所作出。是他們主持會議,對議題採取公開的態度和簽署會議紀錄。這種明顯的干預教會事務,成為了以後的君王和領導的榜樣。朝廷的會議和教會的會議混而為一了。當然這是那年代的自然想法,但亦因此播下了朝廷與教會間的濫用和侵權的種子,雖然這樣對雙方都是重要及有效的發展方法。
在本欄的文題我們已可以清楚地看到了很壞的關連後果,但亦都有其他具有分辨是非及正面發展的種子。比如說,是根據這些會議的決定和特別是出席的主教的努力,才建立起一套規範王室的道德觀,其主旨是公正(Iustitia)和敬主(Pietas),除此之外,更訂立了國王加冕的宗教儀式,以確保其王位及其子民所尊重,而這等儀式更成了官方禮儀及慣例。舊有的制度及古雅的文化消失,但雖如此,並不是所有好的事物都被毁掉的。
在這初生的中世紀,仍然有著指路明燈。哲學大師和政治家的波伊提烏斯(Boethius, 480-524) ,以及曾在東哥德人(Ostrogothicus)擔任高官但出身貴族的修士加西奧多羅(Cassiodorus, 477-570)都是羅馬與日耳曼之間的橋樑,打造出一個新的歐洲。後者在其位於意大利南部的修道院內,與其他修士把古籍抄寫起來,並因此把古老的文化保存下來。還有就是我們上述過的聖依西多祿及其弟兄利安多祿(Leandro),他們在意大利以外的西維爾(Sevilla)和托箂多(Toledo)成立了保存文化的中心。依西多羅(Isidoro)總主教,在公元600年,在西維爾舉辦了多所學校,開創了新的教育制度。他的著作《辭源》更是新時代的第一部百科全書。
舊世界並沒有消失,只是文化重生。人類並沒有進入黑暗世界,反之遇到照亮的明燈。不過,危機及爭議卻在不斷地窺視著我們。
葡文版原文:
http://www.oclarim.com.mo/todas/cismas-reformas-e-divisoes-na-igreja-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