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朝聖者手記】《你們歡喜踴躍吧!》——成聖變得容易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我的一位摯友、平信徒,幾天前給我電話,興高采烈地告訴我說:「我完全明白了!」他指的是剛頒佈的教宗方濟各宗座勸諭《你們歡喜踴躍吧!》(Gaudete et Exsultate),這份於2018年3月19日公佈的宗座勸諭,重點是呼籲當代的信眾們要聖潔。教宗這次措詞更易於閱讀、辭句簡潔、內容易於理解和具體。這位阿根廷教宗向我們展示傳統成聖的例子,邀請我們做現代的聖人,其實也是相當吸引和容易做到。

《你們歡喜踴躍吧!》就像一個美妙的拼圖遊戲,有着很多又美麗又不同形狀的砌件,等着我們去拼成一幅成聖的畫面。這道勸諭是由五個密切相關的章節組成。與其他宗座文獻相比,這篇比較簡短:只有91頁,帶出177段落或號碼和125備註。章節的標題已說明這篇宗座文獻的主旨:成聖的呼召:(第一章)曾鼓勵和陪伴我們的聖人;(第二章)聖德的兩個微妙敵人;(第三章)以大師為本;(第四章)在當今世界聖德的特徵;(第五章)精神戰鬥、保持警覺和懂得分辨。

成聖的基本要素是恆久的,在耶穌那時候已存在,是天主神聖的面容,是聖潔之路:祂會以不一樣的方式,無條件地愛所有的人,或需要援助的人,更會在深層的祈禱中密切與天主聯繫,永遠也會奉行天主聖意。

在《你們歡喜踴躍吧!》(GE)裏,教宗方濟各謙遜地告訴我們,他只想「以實際的方式在我們這個時候,重新提出成聖的呼召」(GE 2)並呼籲我們特別要關注成聖的幾種因素。教宗方濟各沒打算把我們已熟識的成聖渠道,再作解釋——就是:「不同方式的祈禱、不可估量的聖體及修和聖事、各種自我奉獻、不同形式的敬禮、靈修輔導等等」(110),在這篇宗座勸諭差不多最後的部分,教宗再次提及基本成聖的步驟:充滿信德的祈禱、對天主聖言的默想、彌撒慶祝、朝拜聖體、修和聖事、愛德工作、團體生活和傳教外展活動(162)。

在《你們歡喜踴躍吧!》,教宗方濟各邀請我們大家回應成聖的呼召。實際上,我們都是被蒙召成聖的(第一章),作為我們老師和母親的聖教會,也不斷向我們展示應效法的範例:已被祝聖的聖人和無名的,這可能包括我們的母親、祖母和其他摯愛(GE 3)。歷世歷代諸位聖人都朝向耶穌、跟隨耶穌,從聖母瑪利亞開始(參照GE 124,176),眾宗徒、殉道聖人、眾貞女、聽告解的神父、一生以忠信服務人群的平凡人。但願我們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成聖真的這麼難?教宗方濟各引述萊昂.布洛伊(Leon Bloy)名言:「跨越平庸,你便是聖人。」

教宗方濟各喜盈盈地申明:「聖善」是教會最吸引人的面貌(GE 9)。聖德的癥結是要與耶穌基督共融:與被釘在十字架上和已經復活了的上主共融(參照GE 20)。通過天主聖三,天主便能存在我們內、天主聖寵便能施展在我們身上……祂能淨化、提升、和啟蒙我們(GE 24)。成聖即叫我們去效法耶穌,超德的耶穌。所有德性都是相互關聯的,通過忠誠的愛,全都聚集於愛德與工作中(GE 60)。聖德的中介是聖神,它會引領我們走向愛人之道(GE 57 )。除了超性三德之信、望、愛,人性之德與倫理之德也能援助我們成聖,尤其通過慈悲、謙遜、祈禱、喜樂、耐心、堅忍、溫良、公義、熱誠、平安、勇氣或膽量。

在成聖之路上,我們須遵循德行,這是抵抗敵人(如邪惡、罪過和惡習)的最佳方法,把驕傲、妒嫉、貪婪、仇恨、謊言、不公義、暴行、自滿、唯靈論、教條主義、固執等等一同趕走(參照GE 134)。我們主要的敵人是自己、那自我膨脹的性格,要和我的自我和自私的傾向爭戰(GE 114),要盡一切努力全然交出自己的身心靈。

在第二章中,教宗譴責了「聖德的兩個微妙敵人」;它們源自基督信仰的兩個宿敵,同屬不可知主義(agnosticism);具備「令人不安的當代特徵」(GE 35),它們會在我們成聖之路上造成障礙(GE 62),漠視愛德,鼓吹白拉奇主義、相信有無限的意志力、摒棄神聖的恩寵。我們還有别的敵人要面對,就如享樂主義、焦慮感、消極和悶悶不樂;還有消費主義培育出來的自滿、個人主義、以及所有那些形式的代用靈性意(GE 111);還有「膚淺的資訊、即時通訊和虛擬現實」,這一切都會浪費寶貴的時間,更會堵住我們聽到聖神的召喚及有需要的人的呼號(GE 108)——並可能導致「數碼成癮」。

教宗方濟各在第五章中,強烈譴責我們的頭號敵人——魔鬼、撒殫、惡者——「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咆哮的獅子巡遊,尋找可吞食的人」(伯前5:8;GE 160-161)。

教宗方濟各指出真福八端和最後審判的比喻已為我們架起了成聖的框架。這道勸諭的第三章,以真福八端為核心,他說這就是基督徒的「身份証」,耶穌「簡淺明白地解釋了何謂聖人」(GE 63)。耶穌是天主的真福,祂對人,以無條件的愛,活出了真福八端(GE 18)。

《你們歡喜踴躍吧!》特別引起我關注的,是教宗對成聖的教誨,他説成聖便是愛:愛天主、愛近人——無縫的團結——主要是愛近人,愛有需要的近人。

愛天主需用行動支援:那便是祈禱、靜默、團體生活、崇敬、朝拜、感恩禮……教宗更強調靜默,靜默才能聽到天主的聲音:「我們若不聆聽,一切話語也只是喋喋不休的廢話」(GE 150)。這聆聽的態度,意味着對福音的絕對服從為準則,並以「教會訓導」去捍衛福音(GE 173)。聖神獨到眼光能助聖教會、基督信徒團體,還可找福音的新亮點,免得僅是重複過去,因為「每件事在一個背景下有用的在另一種情況下就不行」。用祈禱去辨別可使我們擺脫僵化,而僵化在今天的永恆復活救主面前是沒有空間的,禱告中得到的明辨力,能把人從僵化中解放出來(173)。

教宗方濟各說跟隨基督的,不僅要聆聽我們的天主,也要聽取其他人以及接受現實……這都是「時期的徵兆」、是「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參照GE 172)。當我們真的做到愛鄰居,我們便能聆聽他人,這能力是普遍性的,「對鄰居要充滿熱忱與承担」;這承担包括承認他跟我擁有同樣的人性尊嚴(GE 98)。因此,不但不會漠視不公義,還會關心公義、真理、自由、愛德與普世和平(GE 25)。

聖多瑪斯.阿奎納曾寫道:最高尚的行為便是慈悲的行為,甚至比我們敬拜的行為還要高尚(參照GE 106)。「慈悲是福音跳動的心」(GE 97),愛有需要的鄰人是優先事項、是要跟隨耶穌應有的顯著特質、也是現今成聖的「主要準則」。這是基督向所有基督徒及善意的人,作出成聖的呼喚:「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參照瑪竇福音25:35-36)。這呼喚是意味我們應切實的保衛已出生和未出生的兒童;同樣也要保護所有窮人的生命:潦倒的、被遺棄的和年老體弱的;還有:移徙者(102)、陌生人(103)、以及[有機會被秘密進行安樂死]的老年人(101)(如此不堪入耳的言論,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教宗方濟各寫道:聖潔並非陶醉於神祕的神魂超拔;而是對貧困的有優先的愛(參照GE 96)。這種對有需要的鄰人特別的愛——並非——也不可以和在禱告與敬拜中對天主那份愛作對比:「我不相信不祈禱的人也能成聖(147)。相反,真實的禱告能轉變我們,促使我們以施捨和饒恕來實踐憐憫。「但主要的還是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别忘記我們的公審判是以我們為别人做了什麼為準則(140)」。耶穌的話:「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竇福音25:40,45)。」(105)。在這種情況下,教宗方濟各邀請我們仿傚聖路加,過一種「平淡而簡樸的生活」,並和最需要的人一起分享(70)。

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十字聖架在成聖或快樂旅途中的重要地位(參照GE 125)。經常在《你們歡喜踴躍吧!》被提到的聖十字若望,他說過:很多人都喜歡成聖帶來的聖寵和恩賜,可是當他們知道要開啟成聖這扇門是需要十字架的時候,他們便立即卻步:「因為那使人靈能進入天主智慧寶藏的門戶就是十字架,而且這是一個窄門。」我們的教宗更發表了以下意見:「基督信徒的凱旋就是十字架,這十字架也是勝利的旗幟,以柔制剛去戰勝邪惡的攻擊」(163)。

閱讀過《你們歡喜踴躍吧!》的人,很多對此也發表了評論。一般而言,這份宗座勸諭獲得不少好評;尤其讚賞第五章:談精神戰鬥、保持警覺和分辨來自聖神的力量。也有比較欣賞第四章的:談當今世界成聖的特徵。也有喜歡第二章的:談聖德的兩個敵人;和第三章的:談到真福八端與神貧。可能有些兄弟姐妹會喜歡不同的文本,或許保守一點、或許開放一點、或許捨簡單而取「神祕」的文本。無疑,教宗曾兼聽不同的意見,當他寫成聖的特徵時,也謙卑地說過:「在我看來,我很滿意這篇宗座文本,並感謝我們的普世牧人。但還有一點想補充的,因對我和許多其他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向我提出不同的意見,或在宗座文本裏找錯處,而是去實踐:跟着成聖之路走;去見證耶穌是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我們的關係中、工作中;更深深地愛天主、愛所有鄰人、特別是貧苦的鄰人。事實上,這種做法是耶穌信徒們的福音使命,因祂是天主子、瑪利亞的兒子,是一位[為他人而活的人]。

為《你們歡喜踴躍吧!》宗座勸諭作總結時,腦海不斷在盤旋着以下的文字:為了我們可以分享天主的聖潔,我們必須找一個更完美的方式去把自己不斷更生(17);三個簡單的關鍵詞便能清楚表達基督信徒團體內的愛:「請」、「謝謝」、「對不起」(GE 145,備註107)。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