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解釋《天主經》的第三個呼求,指出這祈禱要求我們首先相信天主為我們每個人制定的救恩計劃:「這原是美好的,並在我們的救主天主面前是蒙受悅納的。因為祂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2:3-4)。」
編按:為回應李斌生主教促進「慈悲文化」的呼籲,本報今期起新增「與慈悲相遇」一欄,鼓勵各位讀者來稿,寫下個人修和經驗和故事,與其他教友作神修上的分享。 以下是一位內地教友的來稿,分享自己因年少所犯的罪,最後被醫生診斷不能再生育;但靠着天主的恩寵與慈悲,奇蹟出現了,她最後能夠願望成真。 文:姜路濟亞 我是一名基督徒,然而,我在天主面前曾經犯過重罪。可是,我想在這裡分享是不僅僅是我犯的罪,更想分享天主在我身上所施予的仁慈、憐憫與寬恕,天主不捨棄任何一個仰望他的人。 在我結婚以後,由於年輕,貪玩,不懂主的道理,也不想履行做母親的責任,只想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曾經兩次墮胎。我當時想着:作為女人,不想要孩子就可以墮胎;想要孩子就可以生育,這些都不是困難。可是,當我想做媽媽的時候,到醫院作檢查,結果醫生告訴我說,我不能再生育了,因為我的雙側輸卵管已經阻塞。
(本報訊)澳門善牧會的象徵人物,以往都離不開狄素珊修女。狄修女去年12月回歸天鄉,令澳門社會各界再次將目光投放到善牧會中心與善牧會婦女互助中心的工作。本報早前訪問善牧會中心主任黎彩燕Debbie,細說她與狄修女的交往,並披露善牧會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