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耶路撒冷聖墓大殿重新開放

(梵蒂岡電台訊)耶路撒冷聖墓大殿關閉三天後,於上月28日清晨4時重新向朝聖者開放。據大殿的有關人士證實,大殿重新開放不久就有朝聖者前來。三天前,聖墓大殿的共同管理者決定關閉大殿,以示抗議以色列當局向教會徵收財產稅。

當地三大教會領導人是在以色列總理內坦尼亞胡決定凍結耶路撒冷市政府要求教會纳税,以及以色列議會審查教會向私人出售土地的法律提案後,決定重新開放祈禱場所。他們對總理的這一決定表示贊同。上述兩項措施導致教會團體以不尋常的方式選擇關閉聖墓大殿來表達抗議。據悉,耶路撒冷市政府要求的稅額約為5300萬歐元。

中東問題專家、米蘭宗座外方傳教會記者貝爾納代利(Giorgio Bernardelli)稱以色列總理的舉動是正確的;又表示,耶路撒冷市長的倡議「令人不安」。

 

教宗三月份祈禱意向:神修分辨的培育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最新的祈禱意向,主題為「神修分辨的培育」。教宗在視頻訊息中,呼籲全球信友在這個月為教會內每個人或每個團體的懂得分辨、承行主旨而祈禱。

教宗在視頻訊息中,指出我們所生活的世代要求人類發展更有深度的分辨能力:「在所聽到的一切聲音裡,分辨出何者是主的聲音,何者是由祂而來引導我們走向復活、導向生命的聲音;以及救我們免於墮入『死亡文化』的聲音。」

教宗續指,我們需要從內心深處細察天主對每一個人的邀請,「為能在愛內生活,並成為祂愛的使命的繼承人……讓我們一起祈禱, 不論是個人或團體的層面上,願教會能意識到神修分辨培育的迫切性。」2016年1月起,教宗方濟各開始推廣每月祈禱意向的活動,由「教宗祈禱全球網絡」負責製作視頻訊息,並加以推廣。

 

荷蘭主教團:捐贈器官乃是基督徒愛德與團結之舉

(梵蒂岡電台訊)荷蘭主教團倫理事務負責人艾克(Willem Eijk)樞機早前在主教團網站上,表示大致認同該國上議院上月批准的器官移植法。這條法律規定,荷蘭所有的成年國民都是潛在的器官捐贈者,除非個人表明拒絕。

樞機寫道,死後捐贈器官是「基督徒愛德與團結的舉動」,即使人對器官沒有「無限的自由權」。「每個人都應該能自由決定,死後是否將自己的身體用於器官捐贈」。

根據荷蘭已通過的系統,所有成年的國民,無論是否登記為器官捐贈者,都將接獲一封信函,詢問他們是否同意捐贈器官,或是要指定另一個人替自己作決定。六週內沒有回覆這封信函的國民,將接獲第二封信,並且自動列入器官捐贈者名單。

艾克樞機指出,唯有當事人「被診斷為完全腦死」,才能摘取他的器官。按照天主教倫理,「並非所有的器官都適合移植」;舉例而言,那些關乎「個人身份」的器官就不該移植,例如大腦及其部分組織,以及生殖器官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