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來華服務大半生 胡子義神父離世 終年102歲

(本報訊)慈幼會會士 胡子義神父(Fr. Gaetano Nicosia ),在2017116日下午515分,於香港仔黃竹坑聖瑪利安老院病逝,享年102歲。他離世時有慈幼會省會長斐林豐神父及幾位會士兄弟陪伴在側。胡神父於澳門服務長達50年之久,不少澳門教友聞訊感到悲傷。

胡神父於191543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出生,15歲加入慈幼會成為會士。由於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四歲便喪父,八歲那年於慈幼會刊物看到一張痳瘋病人的照片,極為感觸,並自此決意成為傳教士,照顧痳瘋病人。

193512月,胡神父獲派到中國韶關傳教,惟解放後被迫離開,胡神父誓言每天誦念三串(現時四串、新增的光明五端)玫瑰經,祈禱聖母保護中國青年及教會。1937年於香港矢發初願,1946年於澳門聖若瑟修院晉鐸,其後數年分別在澳港兩地的中學及孤兒院服務。

 

開始照顧痳瘋病人的使命

1963年,胡神父獲當時的戴維理主教邀請,到本教區九澳服務。當年的路環九澳乃荒山野嶺,毫無進出的道路,須以舢舨才能抵達。神父於812日抵達當時為痳瘋村的九澳,並在三天後的聖母蒙召升天瞻禮後,正式開始服務痳瘋病人。

神父又因為「痳瘋」這名稱會令人特別害怕,故把痳瘋院改名為「聖母村」,更無懼疾病,與村民零距離交流,他曾表示:「我不怕(被感染)!我們是自己人,是朋友;他們並不是痳瘋病人,而是兄弟姊妹。」

胡神父隻身來到痳瘋村,與村民修築設施、闢地種菜,每天舉行彌撒,與病人一起祈禱,以愛醫治病者孤苦的生命,更特地從意大利帶來發電機,為聖母村及九澳村供電。神父以愛德照顧病人,讓原本只有十多名天主教徒的聖母村,變成一條「天主教村」、整條村都領洗進教。三年後、在1966年,他提議在村內建小聖堂,即現時的七苦聖母小堂。

197710月創建聖路濟亞中心,為弱能、肢體傷殘及患有精神病的人,提供院舍服務。又於19689月創建主教山兒童中心,收容傷殘弱能兒童。

除了打理九澳聖母村外,胡神父1967年為無家可歸的兒童開辦了九澳聖若瑟(寄宿)學校;19839月,將九澳聖若瑟學校交由母佑會修會管理,並另覓地方,籌建今日的雷鳴道主教紀念學校。

雷鳴道主教紀念學校兩年後(1985年)落成,胡神父便親力親為,進行牧民工作,一直到2011年,當時已達96歲高齡。同年,他獲安排到香港仔聖瑪利安老院及少懷之家靜養。

圖片來源 Benedict Keith Ip

 

我是真正的中國人啊!

胡子義神父雖流意國血,但大半生留華,並與痲瘋病人、殘障兒童同行。他滿腔熱忱,並完全融入中國的文化。孔智剛神父在胡神父離世後於「鮑思高家庭通訊」撰文,分享他眼中的胡神父。

孔神父稱,胡子義神父即使能與華人會士兄弟以意文交談,但他一看到有中國人在場時,便立即使用中文對答,以向當地人民與文化表示尊重。

孔神父憶述,80年代內地因改革開放,胡神父便親自到廣東境內40多個痳瘋村,又親自攜帶一袋袋的藥品與日用品,翻山越嶺去探望數千名病患者,又為他們開設義肢製造場、臨時診所等等。孔神父又寫道,指胡神父過關時都會遭「關員用詫異的眼光檢視他那蓋滿了出入境印戳的護照時,他總是用廣東話大聲嚷着說:『我是真正的中國人啊!我的心流着中國人的血,我也要死在中國啊!』聽者無不為之動容!」

胡子義神父一生為痲瘋病者、殘障兒童及學生付出愛,完完全全把耶穌「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的教訓活出來;為胡神父而言,這些最小兄弟就是耶穌。

常謙稱自己「無用」的胡神父,即使晚年於安老院度日,但仍專務祈禱。他數年前接受香港《公教報》訪問,指自己每天都為五種人祈禱:「首先是罪人;其次為病人;第三為垂死者;第四為正在受苦的人;最後是為全人類。」

 

為悼念胡子義神父,慈幼會中華會省發表公告,表示分別先後於香港及澳門舉行守靈及殯葬禮儀:1110日(五)晚上8時,於香港聖安多尼堂舉行守靈彌撒,翌日11日(六)下午5時,同樣於上述聖堂舉行安息彌撒。

而天主教澳門教區下週一(1113日)晚上645分,於主教座堂舉行守靈彌撒,教友可在彌撒後瞻仰遺容,為亡者祈禱。翌日1114日(星期二)上午10時正,鮑思高慈幼會將於主教座堂奉獻殯葬彌撒。殯葬彌撒後,按慈幼會的安排,靈柩隨即下葬於澳門聖味基墳場(舊西洋墳場),籲請教友為胡子義神父的靈魂安息祈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