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竇21:3343

今天耶穌說的比喻,和上主日父親要兩個兒子去葡萄園工作是有關連的。一個兒子承諾要去,但是沒去。另一個起初拒絕,可是後悔了,就又去了。今天我們讀到的福音說的是差不多的事情。可是,我們不可認為自己可以論斷過去某些人。我們不是在讀過去的歷史文獻,相反地,我們是為了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為而讀。

在耶穌說的故事當中,葡萄園主派了他的僕人去收果子,結果園戶拿住了僕人,鞭打了一個,用石頭砸死了一個,殺死了另一個。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上主派遣先知,提醒祂的子民要事奉上主,要結果實。可是,上主的使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拒絕了。最後,園主派遣了自己的兒子,以為「他們會敬重我的兒子。」可是並沒有。兒子也被拿住、推到園外,殺了,園戶於是把葡萄園變成他們的產業。在「葡萄園外」殺了園主的兒子,很清楚地連結到耶穌在耶路撒冷城牆之外死在十字架上。匠人棄而不用的石頭,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天主的國,必由你們中奪去,而交給結果子的一支民族。」外邦人長年被以色列人視為不信天主的人、無法接納的外人。現在,天國建立在這些人和接受耶穌的猶太人之上。

今天,我們是天主的子民。我們是葡萄園的租戶。天主期待我們結果實──結長存的果實。我們今天該自問的問題顯然是:我們做得怎樣?我們有比司祭長、長老、經師和法利賽人更好嗎?藉著洗禮,我們得到進入天主葡萄園工作的特權。每個主日,我們受邀聚在一起聆聽福音,把福音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全都蒙召做耶穌的肢體、基督徒團體即教會的積極成員。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召叫?我們接收上主訊息的情況到甚麼程度?我們很難認為自己比耶穌在今天的福音批評的這些人高尚。可是,我們的堂區產生的是怎麼樣的果實?在我城的這區,我們的堂區是耶穌臨在和愛的記號嗎?我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們的堂區就是我們的葡萄園,不該產出沒人能下嚥的酸葡萄。堂區始終面臨誘惑,扮演不願意面對社會種種挑戰的人的避風港。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就會傾向緊握既定的做事方法而不肯改變。提出因應多變社會對策的人就會面臨非常劇烈的抵抗。這些時候,我們很容易跟耶穌當時的猶太掌權者一樣,無法聽見上主透過傳遞訊息者帶來的話語。紐曼樞機主教一百多年前說,「活下去,就是改變。成為成全的,得經常地改變。」若我們的葡萄園沒能產出豐盛的果子,供我們自己和他人享用,那我們就不是稱職的園戶。很可能,天主會派遣其他人來取代我們。在今天的感恩祭典當中,讓我們以基督徒的身分求天主給我們「更多」的果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