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湯漢樞機在其英文著作《挑戰與希望》(英文名為:Challenges and Hopes. Stories from 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中提及一位神父,他的堂區在共產黨佔領前人數約有200人。
樞機道:「1949年後一陣子,他被禁止行使他的司鐸聖職,被派去搬木炭。為一名讀書人來說,『擔擔抬抬』等粗重工夫甚是吃力。」
起初,這位神父不明白天主為何讓這些事發生在他身上。但與其讓自己滿腔憤怒,他選擇溫良地完成他的工作。
樞機繼續說:「80年代間,他終於獲准返回自己的堂區,繼續他的聖職,奈何他只能在教會地標宣講和祈禱。即便如此,現在堂區每週有800名信眾……」
耶穌教導我們:「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瑪竇5:5)。溫良幫助我們調適和駕馭自己的憤怒。溫良幫助我們贏取人心。
干諾斯神父寫道:「我們認為做好事時要宣揚,容易讓人知道,教育時要使用些威脅和粗暴才能達到效果,說話時提高嗓門加上武斷才能贏得尊敬。」(「溫良」編,《做基督的朋友》)
主耶穌在教導和糾正門徒時說,「已壓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滅的燈心,他不吹滅」(瑪竇12:20,出處為 依撒意亞42:3)。對待他們有如朋友(參考若望15:15)。
聖施禮華教導我們「好牧童不需要恐嚇羊群」(《梨痕》,第404點)。他教導我們,福傳是憑藉友誼和信任。
即使我們要糾正一個人的過犯,我們也要溫良和友善,我們要調適自己的不耐煩。干諾斯神父說:「經驗也告訴我們。在責備和糾正別人時,若缺少溫和的表情,該受責怪的人早已把心門緊緊關上了。這事實提醒我們,一旦我們失去做鄰人父兄或朋友的身份時,我們唇齒間吐出的每一個字,都帶有致人於死地的毒菌。」(《做基督的朋友》)
福音只能透過友誼和信任得以傳播。「親愛的朋友,你感覺到你的雙肩和心裡都負荷著其他靈魂的重擔嗎?千萬別忘記,信賴是不能勉強產生的,而是發之内心的自願。倘若,你的親人、同事、下屬都不信任你,你的日子會過得多苦澀,你的使命也一無所獲。」(《做基督的朋友》)
我們欲見到天主迅速地毀滅罪惡,叫火自天降下,懲罰犯罪者。但主說這不是祂的意願(參考路加9:55)。「暴躁的脾氣,不友善的態度,死板的言行(非常不像基督徒),都會使一個人變得孤零零的,處在自私、憤怒、永不滿足的孤獨之中,這種人永遠不明白為什麼圍繞著自己的不是愛,而是冷漠、叛逆、缺少信賴。」(《做基督的朋友》)
溫良的果實是什麼呢?「你現在已經知道了,握在你手中的,如是通過基督的溫良贏得的心,你的傳道工作已經事半功倍了,當他們愛你、信賴你,當他們開懷時,那塊心田已經可以下種了,因為他們的心敞開像一塊肥沃的土地,準備妥當地接受你良言的種子。假如你說話不傷人,即使你糾正或責備人,對方也不會鎖上他的心扉。種子落在真正肥沃的土地,而收穫將會豐盛。」(《做基督的朋友》)
耶穌,祢是良善心謙的,使我的心肖似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