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這是迷人的畫面。有位小女孩站在台北火車站內的票務售賣機前,她細心聆聽售賣機發出的聲音指示,然後順著步驟成功購買了車票。售賣機說車票已出。她取得以後,在售賣機前鞠躬,並說:「謝謝!」
養育的其中一環就是學會說如何說謝謝(即在什麼情況下要說「謝謝」)。我們的父母時常確保我們有否養成此習慣。
對於別人的恩惠、好意或禮物致以感謝,是正義的職責。它是良好態度的一環。一個人接收別人的禮品或人家好心幫忙我們時,我們需要認清別人為我們所做的。而且,正如我們上一回所說,最重要的「別人」是天主。
當耶穌祈禱時,祂總以感謝天主聖父為祂祈禱的開首。《天主教教理》(2604)敘述道,例如,耶穌在復活拉匝祿以前,曾這樣祈禱說:「父啊! 我感謝你,因為你俯聽了我。」在事情開始以前,「先感謝天父」,是耶穌的習慣。
在彌撒中,主祭代全體信眾向天主說:「主、聖父、全能永生的天主……我們時時處處感謝你,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並能使人得救。」時時、處處。我做得到嗎?
但是,為何要時時處處呢?因為天主經常祝福我。祂在我稱為「好」和「不好」的事情中都予以祝福-他以十字架祝福了我,使我從其獲光榮。
當我們要求司鐸降福時,他會以十字聖號降福我們。實在,天主透過不同的形式祝福於我們,而其中一種方式就是透過十字架。十字架能淨化我們,堅強我們,給我們一個機會參與救靈事工。
《天主教教理》(2648)說道 「一切喜樂和痛苦,一切事件和需要,都可成為感恩的材料。感恩是參與基督的感恩,應充盈整個生命:『你們要事事感謝!』(得撒洛尼前書 5:18)。」
聖施禮華曾經說過,當我們能夠為周遭所有發生的事情感謝上主時,我們便在神修生活上邁進了一大步。在一天裡頭,他會重覆唸這感謝經:「全能的上主,我感謝您所賜給我的一切恩惠,etiam ignotis -包括那些我沒有意識到的或者我所忽略的。」
天主經常祝福我們,但我們很容易將天主的恩惠視為理所當然。「有時候,耶穌召叫那些為祂親密朋友的人們,那些被賦予特許召叫的人們,是最不會感恩的一群。」 (Father Gabriel of St Mary Magdalene, Divine Intimacy 283, 1)
讓我們培養說多謝的習慣,使之慣以為常。聖大德蘭呼喊道:「噢!看看祂偉大的恩惠如何譴責那些忘恩負義(或不圖感恩)的人。」
感恩者能收穫更多的恩寵。它使我們的祈禱更為有效。我們自身的經驗告知我們,在懂得知恩圖報者和忘恩負義者(或視我們的恩惠為理所當然)者兩者之間,我們更願意為知恩圖報者伸出援手。
感恩,這德行,使我們細心察覺有那些事情還未謝恩。當我們感謝天主時,我們發現祂時時處處以不同的方式祝福我們。
感恩使我們謙虛,和提醒我們在很多事情上都需要依賴著別人。
天主聖父,「為您給我的一切、為您保留着的一切、為您撤消了的一切、為您曾允許的一切、為您曾阻止的一切 、為您對我的寬恕、為您給我作的準備、為您給我揀選的死亡、為您在天國預留給我的那席位、您創造了我和那份對您不朽的愛」,感謝您!主啊!我感謝 感謝 感謝您!(感恩誦-Litany of Thanksg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