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芷芬
四月三十日下午起一直落著滂沱大雨,沒完沒了。收到倩君短訊,詢問下雨時的行山安排,我回覆她說:「下雨也照去吧!」黃昏時候因另一個聚會緣故,見到神父,他氣定神閒地說:「翌日早上或有零散驟雨,下午天氣應該轉好。」
五月一日早上,洋溢著一片雨後恬靜的歡欣,走進聖堂花園,兩旁盛開的百合花在風裏搖曳,白蝴蝶也嗅到她們的芬芳,翩翩起舞。看到這幕意想不到的百合採花圖,大自然之母彷彿傳遞着一份温馨的預示,那愛惜她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平安和喜樂必與他們常在!
下午三時半,陰晴不定。在清涼而掺着花粉香氣的空氣中出發,神父和我在前,佩儀在後,形成一隊十九人的團隊。大夥兒繞過彎彎曲曲的路徑,本是素不相識或不熟稔的,卻在明淨而寧謐的綠蔭下,三三倆倆開始攀談起來,有的喜愛靜靜地默觀;有的把鮮活的發現拍下來;有的則與同伴談談生活瑣碎。這輪熱身持續了約半小時,到了分岔路後,各人的體驗又被帶到更廣闊的層次。
一開始計畫路線時,神父準備往海皮走,印象中知道有一條海岸徑通往黑沙,只是不太肯定,幸好出發前的晚上,Billy找到較全面的步行和海岸路線圖,令我們很安心。
有時,上主除了讓我們安心,更喜歡引領我們到更高更遠的草地,接受挑戰。一隊人繼續在分岔口轉左,不消一會,視野遼闊的黑沙海景映入眼簾。
由山景轉成海景,由安穩變成驚險,各人步入了一個不一樣的旅程。
獨自探險雖有其樂趣,不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美好的回憶經沉澱過後,更好仔細發現上主施予恩寵的時刻。
黃校長憶起自己第一次跟神父爬山時的體驗,到此時此刻的他已有所不同,一次一次學會變得更堅強、更自信。淑欣想起她平日家中的小孩備受照顧的情境,與神父抛開一切的行動構成強烈對比。而「户外靈修」一詞對禮健而言,是設有沿路導賞及彌撒,豈料類似的假設全被推翻,終究覺得「無為而無不為」,發掘自己的內心時會遇上很多驚喜的東西。探險無分性別,倩君和金燕看到兩位前輩徒手攀石後,心裏升騰起莫名勇氣,就火速地跟在後頭。
這些小小的發現或撩起的思緒,猶如當日的浪風拂面,清涼之意掠過心頭,蕩起陣陣漣漪。
六小時的奇妙之旅結束了,然而,主基督留下的豐富信仰寶藏,成為人類思索生命意義、追求美好理想的源泉,值得我們珍惜,也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