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祐漢的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剛於五月一日(主日)舉行了堂慶慶祝典禮(17週年),堂慶彌撒由李斌生主教主禮。慶典中並分別有三位教友領受堅振聖事及初領聖體。彌撒後的茶敍高朋滿座,樂也融融。
Related Articles
世界盃狂熱,修女也踢波
在美國密歇根州的道明會修女,在會院球場一起踢波。這所逾130修女的修院,於網址寫道:「透過對貧窮、貞潔與服務的誓願,以及對朝拜聖體和聖母敬禮的默想重視,我們團體就是為了靈魂的救贖和建設全球教會而存在。」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朝拜聖體、祈禱及工作,也有為健康而設的活動;這一天,就在會院裡舉行了一場足球比賽。(來源:Aleteia / 美聯社 / Paul Sancya)
【神學入門】第十一章:神學中的合一性與多元性(一)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神學是一個,但有很多和不同的神學性系統、方法和傳統。神學是一個,因為信仰是一個,並隨着時間的發展,在神學訓導的多樣性中形成科學。在神學的合一及所形成、內容、訓導、方法及方式的多樣性中需要平衡。 1. 神學中多元性的事實 合一與一致並不相同。神學能夠及應該成為一而多元。 * 國際神學委員會在有關《信仰神學多樣性及合一的15篇論文》中,提到:「信仰表達中的合一和多元,在基督最根本的奥秘裡,擁有其最終的基礎,同時是普世實現及和好的奧秘(弗2:11-22),超越了任何年齡表達的可能性,從而避免徹底的系統化(弗3:8-10)。」
聖大學生事務長農韻淇:國際生沒有錢吃飯令我感到震憾
在澳門,哪裡可讓我作「十.一奉獻」(1) 聖大學生事務長農韻淇 :「國際生沒有錢吃飯令我感到震憾」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上月發出特別文告,呼籲信友不能轉面不顧受苦的人,而要透過神形哀矜及「十.一奉獻」,以言行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一個月過去了,政府發放的消費咭餘額也可能用盡,但並不代表基督徒關顧別人需要的責任便可劃上句點。 為讓教友能從不同渠道幫助有需要的人,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關社組特別訪問三個機構、團體及堂區,將分為三期刊登,以了解他們的工作。現刊登與聖若瑟大學學生事務長農韻淇小姐之專訪,以讓各教友多了解聖大早前推出的抗疫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