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婚委會就《醫學輔助生殖技術》立法的回應作呼籲
文:澳門教區婚姻家庭與生命委員會 澳門特區政府現正就《醫學輔助生殖技術》立法,自本月4日至明年1月12日為期四十日向市民進行諮詢,對此法案可能衍生的倫理道德問題,向業界及市民廣納意見。 身處不孕不育的夫婦,其心靈所遭受的痛苦和精神壓力是無可置疑的,但對《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可能引申的倫理道德問題,教友們又應該如何回應呢?當我們每次頌唸信經時,我們都明認天主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衪是一切生命的泉源。孩子是夫婦二人的愛情结晶,小生命由精子和卵子結合此刻,便開始有了人的生命、靈魂、尊嚴和生存的權利,以科技將其「人工合成」出來,無疑將人的尊嚴貶抑至實驗室的產物,人的尊嚴被受侵犯。
四年任期結束 以色列駐港澳總領事祝願以國與港澳及聖座關係「友誼永固」
文:葉家祺 2018年將迎來以色列國立國70周年。可是,「應許之地」早在數千年前已經與以色列子民一同被天主確立,在救恩的歷史進程上享有特殊的地位。現在的以色列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朝聖地,擁有無可取替的歷史和宗教情操。 以色列駐港澳總領事高史歌先生(Sagi Karni)本月起完成了他在港澳四年來的總領事工作。高史歌在卸任前與本報分享了他這四年來在港澳的工作點滴。他首先肯定這幾年來在提升科技、投資、政府、學術與文化的交流上均有卓越的成效。 其次,2015年以色列駐港澳總領事館與澳門教區合作在玫瑰聖母堂舉辦的《教宗以色列之旅圖片展:「我們都是弟兄姊妹」》也令他對澳門印象非常深刻,為此他特別感謝教區的全力支持。總領事說:「這(圖片展)是我們首次成功地提高了澳門市民對以色列聖地的興趣和意識。」
器官移植與捐贈 (1)已故捐贈者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器官移植正穩步發展,是現今醫學的一大躍進。器官移植是需要器官捐贈:一個需要器官移植的人,當然要有慷慨的捐贈者,但遺憾的是,可移植的人體器官非常稀缺,主要是器官捐贈的數量不多。據報道,每年器官移植個案大概有12萬7千,但全球有此需求的卻是超過2百萬,換言之,能獲得器官移植的病人只有百分之5至6。不過也有例外的,譬喻在西班牙,能獲器官移植的病人,比率高達百分之90(資料來自生物倫理觀察站,UCV)。順帶一提,澳門政府於2018年開設了一個重要的器官捐贈登記網站。 基於對人類生命和身份的尊重,並在適當的聖言及教會的訓導下,啟發了我們從倫理和基督宗教的角度去談論器官移植和捐獻(和出售)。